氯氰菊酯使用技术手册

2018/7/5 18:05:54

氯氰菊酯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和熏蒸作用。杀虫谱广,药效迅速, 对光、热稳定。对某些害虫的卵具有杀伤作用。用此药防治对有机磷产生抗性的害虫效果良好,但对螨类和盲蝽防治效果差。该药残效期长,正确使用时对作物安全。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菊酯”,一个与人类农药历史几乎一样长时间的名字。1800年,高加索人发现了一种菊花,能够驱赶蚊虫,而这种菊花的花粉能够起到杀虫的效果,从此,除虫菊出现在了人类历史中。后来的科学家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将这种菊花当中提取的多种除虫菊素,统一命名为“菊酯”。随着天然合成逐渐跟不上需求,人工合成成为了重要的技术手段,而这种人工合成的,模仿并优化了“菊酯”的化合物,称为“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人工合成的大门打开后,菊酯的家族开始快速扩张。1947年个烯丙菊酯面世开始,已经有80多种菊酯类化合物加入了我们人类的杀虫剂大家族中。其中最为瞩目的,就不得不提1973年研发面世,然后流行至今的“溴氰菊酯”。溴氰菊酯的出现,以超过过去杀虫剂20余倍的高效表现征服了大家。
菊酯类农药,普遍都存在着多种化学异构形式,所谓异构,就是与活性成分李逵相似的“李鬼”,包括我们熟知的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都存在着8种、甚至更多的异构形式。 而对于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的原药拆分却只能做到8筛4、甚至8筛2。而进口的溴氰菊酯原药能够实现8筛1,是菊酯类化合物中最为优异的代表。

【理化性质】
纯异构体为无色结晶,原药为各异构体的混合物,浅黄色至棕色粘性半固体,熔点60~80℃,密度d201.24,纯品20℃时蒸气压为 1.9×10-7帕,闪点80℃,原药中约含有60%反式异构体和40%顺式异构体。对光、热稳定,200℃以下稳定,弱酸性和中性介质中较稳定,碱性介质中易分解,在正常条件下贮存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二氯甲烷、氯仿、环己酮、己烷、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对高等动物毒性中等,急性经口毒性取决于试验时药剂的载体、有效成分顺反比率、试验动物种类、性别、年龄等,原药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251~4123毫克/千克,对兔急性经皮LD50大于2400毫克/千克,对大鼠急性经皮LD50为1600毫克/千克,对试验动物皮肤、眼睛有轻度刺激作用。在试验剂量内对试验动物未发现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对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0.05毫克/千克。对鱼类等水生生物、蜜蜂、家蚕、蚯蚓高毒,对鸟类低毒。杀虫活性高,属神经毒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某些害虫的卵也有杀伤作用,无内吸传导和熏蒸作用。药效迅速,有良好的击倒作用,正确使用对作物安全。杀虫谱广,对鳞翅目、直翅目、等翅目、缨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等多种农业害虫有效,对螨类和盲蝽效果差。

防治对象 杀虫范围较广。防治禾谷类、柑橘、棉花、果树、葡萄、大豆、烟草、番茄、蔬菜油菜和其他作物上的鳞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害虫效果很好。也可防治地下害虫,并有很好的残留活性。防治牛的体外 寄生虫微小牛蜱以及羊身上的痒螨属、羊蜱蝇和其他各种瘿螨,对家畜厩里面及其周围的蝇也有很好的防效。用于防治居室里的蜚蠊、蚊、蝇等传病媒介昆虫,均可获得优异的防效,持效期42~72天。

高效氯氰菊酯什么时候打最合适?
1、葡萄绿盲蝽
防治期:害虫发生期;
防治方法:用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均匀喷雾。


2、桃小食心虫
防治期:桃小食心虫越冬代出土前;
防治方法:用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与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

3、桃蚜
防治期:桃蚜出芽期;
防治方法:用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

4、梨二叉蚜
防治期:害虫初发开始至整个发生期;
防治方法:用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00-6000倍液喷雾。

5、苹小食心虫
防治期:卵孵化期;
防治方法:用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

6、梨木虱
防治期:越冬代或低龄(1-3龄)若虫发生期;
防治方法:用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均匀喷雾。

7、蚧壳虫
防治期:蚧壳虫若虫分散转移期;
防治方法:用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均匀喷雾。

8、棉铃虫
防治期:害虫低龄期
防治方法:用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均匀喷雾。

与其他药剂的混用 氯氰菊酯可与多种有机磷、 氨基甲酸酯等杀虫剂混用,以增效或扩大杀虫谱。主 要混用方法有:与辛硫磷等混用,用于防治棉铃虫、 小菜蛾等害虫;分别与阿维菌素、杀虫单等混用,用于防治斑潜蝇;分别与啶虫脒、吡虫啉等混用,用于 防治蚜虫;与哒螨灵、阿维菌素等混用,用于防治螨类。


降解代谢 氯氰菊酯受小鼠微粒体的作用,在它 的反式或顺式-甲基和醇部分的苯环4-位与5-位上出现羟基化,这和对结构中没有氰基的氯菊酯的羟基化有所不同。在氯菊酯上,羟基化发生在苯环的5-位和6-位上。给小鼠口服顺式-或反式-氯氰菊酯(1 ~20mg/kg),24小时后即有27%~80%从尿中排出,其主要的膀胱代谢物是N-(3-苯氧基苯甲酰)-牛磺酸。但在大鼠体内,未出现有这类牛磺酸缀合物。 以0.3kg/hm2剂量14C标记氯氰菊酯处理莴苣2次, 在第1次施药21天后收获的植物上含有总放射物 质的33%为未变化的氯氰菊酯,它以顺式-2-(2,2’- 二氯乙烯基)-3,3-二甲基环丙烷羧酸的缀合物形态出现,其中之一经鉴定为β-D-呋喃葡糖的酯。在春牧草上喷射本品(0.25~1.5kg/hm2)防治蛴螬,其有效残留半衰期仅4~5天。C14标记的本品在土壤中主要的降解是酯键水解,生成3-苯氧基苯甲酸和(±)顺 式或(±)反式-二氯菊酸;羧酸进一步降解,即放出14 CO2。另一个次要的降解途径是在苯环上的羧基化, 生成α-氰基-3-(4-羟基苯氧基)苄酯,然后酯键又出现水解。本品在砂质土壤中的降解比在粘土中快,它 在土壤中的半衰期约为14天。

注意事项
1、高效氯氰菊酯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2、高效氯氰菊酯的安全间隔期为收获前10-15天。
3、高效氯氰菊酯与阿维菌素搭配使用,可有效增加药效。
4、高效氯氰菊酯属于易燃物,一定要远离火源哦!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304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