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马酸酮替芬

富马酸酮替芬

中文名称富马酸酮替芬
中文同义词酮替芬延胡索酸,99%;富马酸酮替芬(标准品);富马酸酮替芬;富马酸酮替芬价格;酮替芬延胡索酸;甲哌噻庚酮;克脱吩;哌啶环庚酮
英文名称Ketotifen fumarate
英文同义词KETOTIFEN FUMARATE EP;Allerkif;Anatifen;Ketotifen Hydrogen FuMarate, EP;4-(1-Methylpiperidin-4-ylidene)-4H-benzo[4,5]cyclohepta[1,2-b]thiophen-10(9H)-one fuMarate;4,9-Dihydro-4-(1-Methyl-4-piperidinylidene)-10H-benzo[4,5]cyclohepta[1,2-b]thiophen-10-one (2E)-2-Butenedioate;Totifen;Zasten
CAS号34580-14-8
分子式C23H23NO5S
分子量425.5
EINECS号252-100-0
相关类别小分子抑制剂;食品添加剂;细胞信号和神经生物学;医药原料;原料药;化合物:原料药;医药原料药-科研原料;原料;原料中间体-原料药;原料;医用原料;科研试剂;医药原料药;化工原料;医药原料药 科研原料;医药、农药及染料中间体;其他类;原药中间体;Antagonists;Histaminergics;Neurotransmitters;Histamine receptor;Aromatics;Heterocycles;Intermediates & Fine Chemicals;Pharmaceuticals;Sulfur & Selenium Compounds;Pharmaceutical raw material;SERC;Other APIs;Antiallergic agents;化学试剂;对照品
Mol文件34580-14-8.mol
结构式富马酸酮替芬 结构式

富马酸酮替芬 性质

熔点192 C
储存条件2-8°C
溶解度微溶于水,微溶于甲醇,极微溶于乙腈。
颜色白色至浅棕色
PH值pH (10g/l, 25℃) : 3.0~4.0
水溶解性Soluble in water (10 mg/ml), DMSO (100 mM), and methanol.
最大波长(λmax)297nm(MeOH)(lit.)
Merck14,5307
InChIKeyYNQQEYBLVYAWNX-WLHGVMLRSA-N
CAS 数据库34580-14-8(CAS DataBase Reference)

富马酸酮替芬 用途与合成方法

富马酸酮替芬又称甲哌噻庚酮、噻哌酮、萨地酮、噻喘酮、 酮替酚,是一种同时具有三环和哌啶结构的强力抗变态反应药,其特点是兼有很强的组胺H1受体的拮抗作用和抑制过敏反应介质释放的作用。能抑制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多种介质的释放,包括慢反应物质及其他活性物质的释放,对钙离子有拮抗作用,抑制磷酸二酯酶,使肥大细胞内cAMP含量增加。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和炎症反应,其作用比扑尔敏强10倍,且具长效,较色甘酸钠强。富马酸酮替芬对Ⅰ型和Ⅲ型变态反应均有治疗作用。血峰浓度2~3小时,半衰期22小时,60%经尿排泄, 40%经粪排泄,儿童较成人排泄快,长期治疗不产生耐药性,中断治疗无反跳现象。本品为类白色(或微黄色)结晶状粉末,无臭、味苦,略溶于水和乙醇,极易溶于甲醇,极微溶于氯仿和丙酮。皮肤科用于荨麻疹、瘙痒症、湿疹、过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近期报道治疗硬皮病有效。内科对支气管哮喘有很好的疗效,对过敏性哮喘疗效显著,混合型次之,感染型约半数有效,对哮喘有预防作用。富马酸酮替芬的药理学效应较为复杂,其在哮喘和儿童哮喘的防治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药理学的详细机制至今仍未搞清。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富马酸酮替芬防治哮喘和儿童哮喘的药理学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拮抗炎性介质:临床研究证实富马酸酮替芬可以有效地抑制组胺诱发的支气管痉挛,其作用强度与Azelastine相似,提示富马酸酮替芬有较强的组胺拮抗效应。近代研究表明富马酸酮替芬还可拮抗白细胞三烯、血小板激活因子等炎性介质,因此可以认为酮体芬是一种可以拮抗多种炎性介质的药物,这可能是其防治哮喘和儿童哮喘的主要机制之一。
2.肥大细胞/ 嗜碱粒细胞膜保护效应:富马酸酮替芬的药理研究已证实可以抑制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释放组胺、白细胞三烯和血小板激活因子等炎性介质,提示其具有较强的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膜保护效应。 这可能是富马酸酮替芬具有预防和治疗哮喘和儿童哮喘双重性质的主要机制。
3.抑制气道内炎性细胞浸润:富马酸酮替芬可以抑制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气道浸润,其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4.调节T细胞的活性:富马酸酮替芬可通过调节CD4+和CD8+ 淋巴细胞的释放活性来抑制体内IgE的合成。富马酸酮替芬抑制IgE合成的机制和上述二种机制决定了富马酸酮替芬的气道抗炎效应。
5.其他效应:一些研究表明富马酸酮替芬可以逆转长期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引起的β2-受体低调节和增加气道的β2-受体密度,并可以增强β2-受体激动剂的作用。某些研究还表明富马酸酮替芬具有钙离子通道阻断效应。富马酸酮替芬用于临床防治哮喘和儿童哮喘已有20余年的历史,是一种集预防和治疗于一体的防治哮喘和儿童哮喘的药物,特别是酮替酚曾作为儿童哮喘和儿童哮喘的长期控制药物曾在许多国家广泛使用,自80年代初期富马酸酮替芬就已在西欧、亚洲和我国用于哮喘和儿童哮喘的防治,但21世纪以来,每年的使用量在逐年减少。由于该药有一定的中枢神经抑制副作用,目前口服片剂仍然未能获得FDA的批准,所以一直没有进入美国市场,仅仅富马酸酮替芬滴眼剂(ZADITOR)在1999年获FDA批准。最近的研究表明酮替酚对哮喘的有效性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上富马酸酮替芬对学龄儿童困倦会影响学习成绩,对婴幼儿则可影响智力的发育,又可影响缓释茶碱的代谢而影响茶碱的抗炎作用,故WHO下属的GINA不推荐富马酸酮替芬在防治儿童哮喘和儿童哮喘中应用。但从临床经济学角度来看,富马酸酮替芬是一种适合在发展中国家和广大农村地区使用的价格便宜的,对哮喘和儿童哮喘有一定疗效的抗过敏药物。富马酸酮替芬的最大副作用是嗜睡感或疲倦无力等中枢神经抑制效应,这种副作用在成人较为明显,是临床使用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嗜睡感或疲倦无力可以降低哮喘和儿童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常在连续服用1-4周后,中枢神经抑制的副作用可明显减轻甚至逐渐消失。临床观察发现与茶碱类药物合用可以减轻富马酸酮替芬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并可抵消茶碱类药物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但有无协同抗炎作用需要进一步观察。临床观察证实儿童服用富马酸酮替芬通常没有明显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仅仅可以引起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即使给予成人剂量也是如此,其机制尚不清楚。wood等经过对哮喘和儿童哮喘患者连续口服两年的临床观察证实,长期服用富马酸酮替芬未发现有其他严重副作用,对肝、肾功能和周围血细胞计数均无影响,亦不易产生耐药性,一般在连续口服富马酸酮替芬六周后可以开始逐渐撤减支气管解痉剂或糖皮质激素,长期治疗后中断治疗亦未发现反跳现象。因此对该药物的综合评价是,富马酸酮替芬是一种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该副作用可逐渐适应),相对安全有效的、具有一定抗炎性质、价格低廉的抗喘药物。由于至今未能获得FDA的批准,故临床上应慎用。
用途 
用 途 抗组胺药,平喘药,用于预防、治疗支气管炎哮喘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Xn,T
危险类别码22-36/37/38-23/24/25
安全说明36-45-36/37/39-26
WGK Germany3
RTECS号DE8260000
海关编码29349990
毒性child,TDLo,oral,200ug/kg (0.2mg/kg),Drug Safety. Vol. 7, Pg. 387, 1992.

MSDS信息

提供商 语言
英文
更新日期产品编号产品名称CAS号包装价格
2024/01/25HY-B0157A富马酸酮替芬
Ketotifen fumarate
34580-14-8100mg500元
2024/01/25HY-B0157A富马酸酮替芬
Ketotifen fumarate
34580-14-810mM * 1mLin DMSO550元

富马酸酮替芬 上下游产品信息

"富马酸酮替芬"相关产品信息
丙烯酸甲酯 醚菌酯 富马酸亚铁 尼泊金甲酯 富马酸 2,2,6,6-四甲基-4-哌啶醇 富马酸二甲酯 苄嘧磺隆 2,2,6,6-四甲基哌啶胺 甲基硫菌灵 苯并噻吩-2-硼酸 酮替芬 2-丙酰噻吩 苯噻啶 2-乙酰-3-甲基噻吩 3-苄基噻吩 甲基对硫磷 溴甲烷
主页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旧版入口 | 中文MSDS | CAS Index | 常用化学品CAS列表 | 化工产品目录 | 新产品列表 | 评选活动 | HS海关编码 | MSDS查询 | 化工站点

Copyright © 2016-2023 ChemicalBook 版权所有  京ICP备07040585号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2032676号  

互联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9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编号(京)-非经营性-2015-0073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三级)  营业执照公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站规定,单位或个人购买相关危险物品应取得有效的资质、资格条件。
参考《应急管理部等多部门关于加强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通知 (应急〔2022〕119号)》《互联网危险物品信息发布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