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7-47-2
中文名称
血管紧张素
英文名称
Angiotensin
CAS
1407-47-2
分子式
C62H89N17O14
分子量
1296.49
MOL 文件
1407-47-2.mol
更新日期
2025/05/07 09:59:55

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
增血压素血管紧张素、增血压素
英文别名
ANGIOTENSINHypertensin
angiotensionⅡ
angiotension I
Angiotensin USP/EP/BP
ANGIOTENSINII, HYPERTENSIN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01
所属类别
原料药:抗休克血管活性药常见问题列表
概述
血管紧张素为体内具升压作用的主要物质。肾脏中有一种血管紧张素原酶 (又称肾素) 在血钠降低、血流不足、血压下降时由肾脏近球小体释放入血。它可使血浆中由肝脏释放入血的血管紧张素原(一种α2球蛋白) 水解为10肽的血管紧张素Ⅰ,并经肺循环时又受一种转换酶的作用转变为8肽的血管紧张素Ⅰ,然后经肺循环时又受一种转换酶的作用转变为8肽的血管紧张素Ⅱ,继而经氨基肽酶水解为7肽的血管紧张素Ⅲ。这三种不同的血管紧张素的作用是: 血管紧张素Ⅰ可刺激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而起强心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可使肾上腺皮质球状带释放醛固酮,后者使肾小管对Na+、水的重吸收加强,增加血量,升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Ⅲ可使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而起加压作用。血管紧张素Ⅱ的升压效应为去甲肾上腺素的40倍,血管紧张素Ⅲ是血管紧张素Ⅱ的升压效应的1/5左右。血管紧张素Ⅲ刺激醛固酮分泌的作用最强。应用
血管紧张素(或血管紧张素胺)用于外伤或手术后休克和全身麻醉或腰椎麻醉时所致的低血压症等,可预防或治疗围手术期低血压,作为急救用药治疗休克期低血压,也可用于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用药过量且常规治疗无效时。
药效学
血管紧张素为化学合成的八肽物质,与天然的血管紧张素Ⅱ在结构上略有不同。其药理作用相似。能直接作用于小动脉平滑肌,使血管收缩,从而升高血压,其升压作用较去甲肾上腺素强,但持续作用时间短。对骨骼肌、脑血管的收缩作用较小,对心肌兴奋作用微弱,治疗量一般不引起心律失常。
用法与用量
静脉滴入:每次1~1.25mg溶解于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500ml中,一般每分钟3~10μg,根据血压调整滴速和用量。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可有眩晕、头痛、偶有心绞痛。过量可引起心动过缓。
注意事项
①对于失血性休克或低血压,应同时补充血容量。②停用本药时应逐渐减量,不宜突然停药,否则引起低血压。③不能与血液、血浆混合滴注。④心力衰竭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