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
中文名称 | 次氯酸钠 |
---|---|
中文同义词 | 次氯酸钠 ANTIFORMIN;氯氧化钠,氧氯化钠;安替富民(次氯酸钠);安替福民;漂白水;次氯酸鈉;次亞氯酸鈉;次氯酸钠 (固体) |
英文名称 | Sodium hypochlorite |
英文同义词 | MALTOSE MONOHYDRATE REAGENT GRADE;SodiuM hypochlorite, 13% available chlorine;Hypochlorousacid, sodiuM salt (1:1);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reagent grade, available chlorine 4.00-4.99 %;EAUDEJAVEL;JAVELLEWATER;Natriumhypochlorit8;SODIUMHYPOCHLORITE,SOLUTION,12%AVAILABLECHLORINE,REAGENT |
CAS号 | 7681-52-9 |
分子式 | ClNaO |
分子量 | 74.44 |
EINECS号 | 231-668-3 |
相关类别 | 氧化;Ce液化物及氯酸盐;无机化工产品;无机盐;防腐杀虫剂;杀菌剂;抗微生物剂);食品添加剂;消毒剂(杀菌剂;轻金属;生物化学;无机化合物和盐;次氯酸钠、漂白水;次氯酸钠12%;漂白精;水处理药剂;有机化工原料类;无机化工原料;食品、饲料添加;化工产品-有机溶剂;助剂;消毒类;消毒剂系列-消毒剂;清洗剂;有机化工原料;化工;化工原料;次氯酸钠;无机酸类;添加剂;精细化工原料;酸类;有机中间体;水处理化学品杀菌灭藻剂;产品;Industrial/Fine Chemicals;Biocide;HypochloritesEssential Chemicals;Oxidation;Reagent Grade;Routine Reagents;Synthetic Reagents;Hypochlorites;合成试剂;标准品;其他生化试剂;基因组学和分子诊断;腐蚀和碱性试剂;试剂;无机化工;其他原料;化工品;化学产品;工业化;有机原料 |
Mol文件 | 7681-52-9.mol |
结构式 | ![]() |
次氯酸钠 性质
熔点 | -16 °C |
---|---|
沸点 | 111 °C |
密度 | 1.25 g/mL at 20 °C |
蒸气压 | 17.5 mmHg ( 20 °C) |
折射率 | 1.3870 |
储存条件 | 2-8°C |
溶解度 | 甲醇(微溶)、水(微溶) |
形态 | 溶液在储存期间颜色可能会变暗 |
颜色 | 浅黄色 |
比重 | 1.209 |
气味 (Odor) | 淡绿至黄色液体、氯漂白剂气味 |
PH值 | 12-13 (20°C, 68 °F) |
水溶解性 | decomposes. |
Merck | 14,8628 |
介电常数 | 6.7(Ambient) |
暴露限值 | ACGIH: Ceiling 2 mg/m3 OSHA: TWA 2 mg/m3 NIOSH: IDLH 10 mg/m3; Ceiling 2 mg/m3 |
BCS Class | 1 |
稳定性 | 稳定的。与酸接触会释放有毒气体(氯气)。对光敏感。与强酸、胺、氨、铵盐、还原剂、金属、氮丙啶、甲醇、甲酸、苯乙腈不相容。 |
LogP | -3.42 at 20℃ |
CAS 数据库 | 7681-52-9(CAS DataBase Reference) |
EPA化学物质信息 | Sodium hypochlorite (7681-52-9) |
次氯酸钠,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俗称漂白剂、漂水等。一般所见到的都是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溶液是次氯酸钠的溶解液,微黄色溶液,有似氯气的气味,非常刺鼻的气味,极不稳定,是化工业中经常使用的化学用品。从战争中的医学、到生活中居家的环境消毒杀菌、泳池的杀菌,广泛的应用使得它成为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一环。

次氯酸钠可以杀菌,就代表它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若是不慎喝下或触碰到高浓度的次氯酸钠就可能会产生危险,除非必要也应该尽量不要直接触摸;若要稀释高浓度的次氯酸钠建议戴上手套及口罩等防护措施。
次氯酸钠受到高温或晒到阳光会分解产生有毒的氯气,因此平时不用的话要保存在阴凉的地方,使用时也不要加进热水里面。
次氯酸钠若碰到酸也会产生氯气,一开始所提到游泳池的案例就是如此,在家中清洁时也要避免与盐酸等家中的酸性物质接触,以免产生危险。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首先是在1787年被法国化学家柏瑟列(Berthollet)所发现,将氯气通入碱液制造而成注。1820年,次氯酸钠被法国化学家拉巴拉克(Labarraque)当作漂白水来使用。
紧接着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为了帮大量的伤患进行伤口消毒,各国的学者医生们都在找寻找一种既可以杀菌又不会伤害人体的消毒水,而其中最成功的人便是来自英国的化学家达金(Dakin),他尝试了许多种的物质,包含了酚、水杨酸、双氧水……等,最后他发现同时具有杀菌与清理创伤效果的次氯酸钠最为理想,而他所发明的配方后来被命名为达金溶液(Dakin's solution),到了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达金溶液已经被普及地用在伤口的消毒及清洗上面。
1990 年代末期,达金溶液的使用也开始受到质疑,其中最多的就是对于健康生物组织具有毒性的讨论,因为一开始达金的建议配方是浓度4% 的次氯酸溶液,而这样的浓度对于细胞是有刺激性的。但现在发现即使只用0.5% 甚至更低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同时也较不具刺激性。尽管在使用上仍围绕着争议,临床上的观察结果还是可以证实达金溶液依旧是医学中重要的消毒配方之一。
除了在医学上的贡献,次氯酸钠在我们的生活也同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游泳池、厕所乃至于免疫系统,都可以发现它的存在。次氯酸钠(NaClO)溶在水中会解离成次氯酸离子(ClO –)和钠离子(Na +),其中的次氯酸离子很容易就会将其他物质的电子抢过来,也就说能够氧化许多的物质,透过氧化就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机能,最后导致细菌死亡。而漂白的功能也是因为氧化了含有颜色的化合物而造成褪色。主要用于纸浆、纺织品(如布匹、毛巾、汗衫等)、化学纤维和淀粉的漂白。制皂工业用作油脂的漂白剂。化学工业用于生产水合肼、单氯胺、双氯胺。也用于制造钴、镍的氯化剂。水处理中用作净水剂、杀菌剂、消毒剂。染料工业用于制造硫化宝蓝。有机工业用于制造氯化苦,电石水合制乙炔的清净剂。农业和畜牧业用作蔬菜、水果、饲养场和畜舍等的消毒剂和去臭剂。食品级产品用于饮料水、水果和蔬菜的消毒,食品制造设备、器具的杀菌消毒。试样的焰色试验呈黄色(钠盐试验)。
于试样中加稀盐酸,应产生气味。
将红色石蕊试纸浸入试样后应变成蓝色,且随即褪色。
取(1+25)试样水溶液4ml,加pH=8磷酸缓冲液100ml,在波长291~294nm处有最大吸收峰。精确称取试样约3g,加水50ml,再加碘化钾2g和乙酸10ml,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游离的碘,用淀粉试液(TS-235)作为指示剂。另按相同方法作空白试验。每毫升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相当于氯(C1)3.545mg。Skin contact with the solid hypochlorite pentahydrate or its concentrated solution can cause irritation. Ingestion may cause corrosion of mucous membranes and gastric perforation.
用于饮料水、果蔬的消毒。食品制造的设备、器具的杀菌消毒。
杀菌消毒要求的有效氯浓度及时间:水的消毒,0.3~1.0mg/kg,3~5min;果蔬消毒50~100mg/kg,5~10min;食器的消毒,100mg/kg,2~5min。淀粉的漂白杀菌使用0.16%以下浓度。啤酒制造厂的墙、地、设备等用75mg/kg的溶液喷雾消毒。

次氯酸钠可以杀菌,就代表它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若是不慎喝下或触碰到高浓度的次氯酸钠就可能会产生危险,除非必要也应该尽量不要直接触摸;若要稀释高浓度的次氯酸钠建议戴上手套及口罩等防护措施。
次氯酸钠受到高温或晒到阳光会分解产生有毒的氯气,因此平时不用的话要保存在阴凉的地方,使用时也不要加进热水里面。
次氯酸钠若碰到酸也会产生氯气,一开始所提到游泳池的案例就是如此,在家中清洁时也要避免与盐酸等家中的酸性物质接触,以免产生危险。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首先是在1787年被法国化学家柏瑟列(Berthollet)所发现,将氯气通入碱液制造而成注。1820年,次氯酸钠被法国化学家拉巴拉克(Labarraque)当作漂白水来使用。
紧接着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为了帮大量的伤患进行伤口消毒,各国的学者医生们都在找寻找一种既可以杀菌又不会伤害人体的消毒水,而其中最成功的人便是来自英国的化学家达金(Dakin),他尝试了许多种的物质,包含了酚、水杨酸、双氧水……等,最后他发现同时具有杀菌与清理创伤效果的次氯酸钠最为理想,而他所发明的配方后来被命名为达金溶液(Dakin's solution),到了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达金溶液已经被普及地用在伤口的消毒及清洗上面。
1990 年代末期,达金溶液的使用也开始受到质疑,其中最多的就是对于健康生物组织具有毒性的讨论,因为一开始达金的建议配方是浓度4% 的次氯酸溶液,而这样的浓度对于细胞是有刺激性的。但现在发现即使只用0.5% 甚至更低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同时也较不具刺激性。尽管在使用上仍围绕着争议,临床上的观察结果还是可以证实达金溶液依旧是医学中重要的消毒配方之一。
除了在医学上的贡献,次氯酸钠在我们的生活也同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游泳池、厕所乃至于免疫系统,都可以发现它的存在。次氯酸钠(NaClO)溶在水中会解离成次氯酸离子(ClO –)和钠离子(Na +),其中的次氯酸离子很容易就会将其他物质的电子抢过来,也就说能够氧化许多的物质,透过氧化就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机能,最后导致细菌死亡。而漂白的功能也是因为氧化了含有颜色的化合物而造成褪色。主要用于纸浆、纺织品(如布匹、毛巾、汗衫等)、化学纤维和淀粉的漂白。制皂工业用作油脂的漂白剂。化学工业用于生产水合肼、单氯胺、双氯胺。也用于制造钴、镍的氯化剂。水处理中用作净水剂、杀菌剂、消毒剂。染料工业用于制造硫化宝蓝。有机工业用于制造氯化苦,电石水合制乙炔的清净剂。农业和畜牧业用作蔬菜、水果、饲养场和畜舍等的消毒剂和去臭剂。食品级产品用于饮料水、水果和蔬菜的消毒,食品制造设备、器具的杀菌消毒。试样的焰色试验呈黄色(钠盐试验)。
于试样中加稀盐酸,应产生气味。
将红色石蕊试纸浸入试样后应变成蓝色,且随即褪色。
取(1+25)试样水溶液4ml,加pH=8磷酸缓冲液100ml,在波长291~294nm处有最大吸收峰。精确称取试样约3g,加水50ml,再加碘化钾2g和乙酸10ml,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游离的碘,用淀粉试液(TS-235)作为指示剂。另按相同方法作空白试验。每毫升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相当于氯(C1)3.545mg。Skin contact with the solid hypochlorite pentahydrate or its concentrated solution can cause irritation. Ingestion may cause corrosion of mucous membranes and gastric perforation.
▼
▲
添加剂中文名称
允许使用该种添加剂的食品中文名称
添加剂功能
最大允许使用量(g/kg)
最大允许残留量(g/kg)
次氯酸钠
食品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出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除外
化学性质
固态次氯酸钠为白色粉末。一般工业品是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刺激气味。 易溶于水生成烧碱和次氯酸。用途
抗微生物剂;杀菌剂;漂白剂;脱臭剂。用于饮料水、果蔬的消毒。食品制造的设备、器具的杀菌消毒。
杀菌消毒要求的有效氯浓度及时间:水的消毒,0.3~1.0mg/kg,3~5min;果蔬消毒50~100mg/kg,5~10min;食器的消毒,100mg/kg,2~5min。淀粉的漂白杀菌使用0.16%以下浓度。啤酒制造厂的墙、地、设备等用75mg/kg的溶液喷雾消毒。
用途
主要用于纸浆、纺织品(如布匹、毛巾、汗衫等)、化学纤维和淀粉的漂白。制皂工业用作油脂的漂白剂。
化学工业用于生产水合肼、单氯胺、双氯胺。也用于制造钴、镍的氯化剂。
水处理中用作净水剂、杀菌剂、消毒剂。染料工业用于制造硫化宝蓝。
有机工业用于制造氯化苦,电石水合制乙炔的清净剂。
农业和畜牧业用作蔬菜、水果、饲养场和畜舍等的消毒剂和去臭剂。
食品级产品用于饮料水、水果和蔬菜的消毒,食品制造设备、器具的杀菌消毒。
生产方法
1、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或它们的混合物的冷水溶液,在冷却下吸收氯气而得。
2、以无隔膜法电解氧化食盐溶液而得。
3、液碱氯化法将一定量的液碱加入适量的水,配成30%以下氢氧化钠溶液,在35℃以下通入氯气进行反应,待反应溶液中次氯酸钠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制得次氯酸钠成品。
2NaOH+C12→NaCIO+NaCl+H2O
类别
腐蚀物品毒性分级
口服-小*急性毒性
眼睛-兔子 10 毫克 中度刺激数据
眼- 兔子 10 毫克 中度爆炸物危险特性
水溶液对皮肤,角膜有腐蚀性可燃性危险特性
有氧化性; 在空气中放出氯气, 受热遇酸分解有毒氯化物气体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易燃物分开存放灭火剂
砂土、雾状水、二氧化碳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 C,Xi,N |
---|---|
危险类别码 | 31-34-36/38-36/37/38-50 |
安全说明 | 26-36/37/39-45-50A-28A-36-61-50-28 |
危险品运输编号 | UN 1791 8/PG 3 |
WGK Germany | 2 |
RTECS号 | NH3486300 |
TSCA | Yes |
危险等级 | 8 |
包装类别 | III |
海关编码 | 28289000 |
毒害物质数据 | 7681-52-9(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
毒性 | Skin contact with the solid hypochlorite pentahydrate or its concentrated solution can cause irritation. Ingestion may cause corrosion of mucous membranes and gastric perforation. |
提供商 | 语言 |
---|---|
中文
|
|
英文
|
|
英文
|
|
中文
|
|
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