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大鼠ELISA试剂盒洗板后是否干净,主要通过观察洗涤效果和实验结果的异常表现来综合评估。以下是具体的判断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手工洗板判断标准
1、拍干效果:甩尽孔内液体后,需垂直向下用力拍干,避免交叉污染。若吸水纸出现明显残留液体或颜色异常,可能提示洗涤不彻底。
2、洗涤次数:需重复洗涤5次,每次加350μL洗涤液并静置30秒。若背景值(空白孔OD值)持续偏高,可能需增加洗涤次数至6次。
3、残留控制:拍板时需更换吸水纸,防止孔间污染。若标准曲线低浓度点信号不稳定或空白孔OD值接近零,说明洗涤效果较好。
二、洗板机洗板判断标准
1、参数设置:建议注液量250μL/孔,吸液速度1,洗板次数≥3次。残留量需<0.7μL/孔,可通过预实验确定最佳次数(如3次后显色稳定即可终止)。
2、设备检查:定期检查冲洗头是否通畅,避免堵塞导致洗板不彻底。若高背景问题频发,需调整喷头高度或吸液位置。
3、结果验证:通过标准曲线线性(R²≥0.99)和板内精密度(CV<5%)评估洗涤一致性。若回收率偏离80%-120%,可能提示洗涤残留干扰。
三、异常情况处理
1、高背景:增加洗涤次数或延长浸泡时间至1分钟,检查封闭是否充分。
2、假阴性:避免过度洗涤导致抗原-抗体复合物洗脱,尤其竞争法ELISA需快速拍干
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判断洗板效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若问题持续,建议结合试剂盒说明书优化操作或咨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