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Licoflavone C
品牌: Medlife
CAS号:72357-31-4
货号:PC59122
规格:1mg/价格:¥4025.00
规格:5mg/价格:¥1695.00
规格:10mg/价格:¥10583.00
链接:https://www.med-life.cn/product/1256670.html
在天然产物研究的版图中,黄酮类化合物因其结构多样性和生物活性广泛而备受关注。其中,Licoflavone C(甘草黄酮C,CAS号:72357-31-4)作为一种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凭借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多靶点作用机制,在抗癌、抗病毒、抗炎及抗氧化等领域展现出显著潜力。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这一天然化合物的科研价值与应用前景。
一、Licoflavone C的来源与化学本质
Licoflavone C是从金雀花(Genista ephedroides)等植物中提取的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₂₀H₁₈O₅,分子量338.36。结构上,它属于黄酮类衍生物,具有典型的苯环与吡喃酮环共轭体系,同时其8位引入了异戊烯基(prenyl)侧链。这种独特的化学结构不仅赋予其良好的脂溶性(10 mM溶于DMSO),更使其能够通过细胞膜,精准作用于靶点。
二、科研突破:Licoflavone C的四大核心作用机制
抗癌:降低化疗药物基因毒性,诱导癌细胞凋亡
Licoflavone C在抗癌领域展现出双重作用:
基因毒性保护: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中,Licoflavone C可显著降低抗癌药物(如丝裂霉素C、柔红霉素)诱导的染色体损伤。实验显示,其能将丝裂霉素C的基因毒性降低30%以上,为化疗患者提供细胞保护作用。
诱导凋亡:在肝癌细胞H4IIE中,Licoflavone C通过激活Caspase-3/7凋亡通路,诱导癌细胞程序性死亡,同时不影响其抗氧化能力。此外,它对Hep-2喉癌细胞也表现出强细胞毒性(IC₅₀值低至7.81 μg/mL),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探针。
抗病毒:靶向SARS-CoV-2关键酶,阻断病毒复制
最新研究显示,Licoflavone C是SARS-CoV-2非结构蛋白13(nsp13)的强效抑制剂。它通过双重机制阻断病毒复制:
抑制解旋酶活性:IC₅₀值为1.34 μM,显著干扰病毒RNA的解旋过程。
抑制ATPase活性:IC₅₀值为24.6 μM,阻断病毒复制所需的能量供应。
这种特异性抑制作用(对解旋酶活性的选择性是ATPase的20倍)为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了重要靶点。
抗炎与免疫调节:平衡促炎/抗炎因子
在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Licoflavone C通过下调TNF-α、IL-6等促炎因子,上调IL-10等抗炎因子,显著减轻肠道炎症反应。此外,它还能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为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抗菌与抗氧化:多靶点抑制微生物生长
Licoflavone C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具有强效抑制作用(MIC值7.81-15.62 μg/mL),同时表现出显著的抗真菌活性。其抗氧化能力接近维生素E,可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三、科研前沿:Licoflavone C的“跨界”应用探索
抗癌药物联合治疗:
Licoflavone C与顺铂等化疗药物联用时,可显著增强对癌细胞的杀伤效果,同时降低化疗引起的基因毒性,减少副作用。例如,在肺癌动物模型中,联合用药使肿瘤重量增加抑制率提高40%。
抗病毒药物开发:
针对SARS-CoV-2 nsp13的特异性抑制作用,Licoflavone C被视为开发广谱冠状病毒抑制剂的潜在先导化合物。通过结构优化(如引入氨基、磺酸基等),可进一步提高其抗病毒活性与选择性。
功能性食品与化妆品:
Licoflavone C的抗氧化、抗炎特性使其在功能性食品与化妆品领域具有应用潜力。例如,它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生成,用于美白护肤品;同时,其抗氧化能力可延缓皮肤老化,为抗衰老产品提供天然成分。
四、未来展望:从实验室到临床的“最后一公里”
尽管Licoflavone C在基础研究中表现亮眼,但其临床转化仍面临挑战。当前研究多集中于细胞与动物模型,人体试验数据有限。未来需进一步明确其药代动力学特性(如半衰期、组织分布)、长期安全性及最佳剂量。此外,通过结构优化生成活性更强的衍生物,或利用其作为“先导化合物”开发新型抗癌、抗病毒药物,将是推动Licoflavone C从“科研明星”走向临床应用的关键。
订购:400-086-2158
来源:https://www.med-life.cn/product/1256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