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维朋比色计额分析加工技术对于色泽的影响 影响小麦粉色泽的重要原料因素是原料品种[1]。20世纪90年代,一些研究人员曾测定了全国大面积种植的近80个小麦品种的小麦粉白度,平均值为75. 5%,变化范围63. 0% ~81. 5%。这说明我国小麦粉色泽相差较大,其中长江中下游麦区品种的小麦粉白度较高,如湖北、江苏、浙江分别为79. 5%、78. 9%、78. 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南麦区以四川最高,达81. 5%。色泽的测定可以使用罗维朋比色计进行快速的测定分析。 加工技术对小麦粉色泽的影响非常大,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一是小麦清理工艺及清理设备的作用。合理而完善的清理工艺和作用良好的清理设备能尽量去除掉小麦中混杂的和粘附的杂质,在小麦研磨破碎中不至于混入杂质而影响小麦粉色泽,色泽的测定可以使用比色计进行快速的测定分析。二是制粉工艺的影响。合理的制粉工艺能使麸星和糊粉层尽量少的混入小麦粉,从而保证小麦粉的色泽。 小麦粉增白修饰技术包括在小麦粉中添加稀释后的过氧化苯甲酰,使用氯气、过氧化氮、活性大豆粉等,均是通过氧化作用氧化小麦粉中的有色物质使其脱色以达到小麦粉增白的目的。另外添加维生素C等可抑制小麦粉及食品的色泽发生褐变,最终达到改善小麦粉终端产品色泽的目的。 罗维朋比色计:
浙江托普农业质量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联系商家时请提及chemicalbook,有助于交易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