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虫酰胺合成方法
以吡螨胺中间体4-氯-3-乙基-1-甲基-5-吡唑羧酸为原料,经酰化,制得4-氯-3-乙基-1-甲基-5-吡唑甲酰氯;与经NaBH4还原制得的4-(4-甲基苯氧基)苄胺缩合,制得唑虫酰胺。
唑虫酰胺主要用途
唑虫酰胺为新型吡唑杂环类杀虫杀螨剂。其作用机理为阻碍线粒体的代谢系统中的电子传达系统复合体I,从而使电子传达受到阻碍,使昆虫不能提供和贮存能量,被称为线粒体电子传达复合体阻碍剂(METI)。杀虫谱广,具有触杀作用。对鳞翅目幼虫小菜蛾、缨翅目害虫蓟马有特效。经室内活性测定,对小菜蛾(2龄)和花蓟马(1龄)有较高活性。经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唑虫酰胺15%乳油对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茄子蓟马有较好的防效。防治十字花科小菜蛾用药量:有效成分为67.5~112.5g a.i./hm2(折成15%乳油为450-750g/hm2或30-50g/667m2),防治茄子蓟马用药量:有效成分为112.5-180g a.i./hm2(折成15%乳油为750—1 200g/hm2或50—80g/667m2)。于害虫卵孵化盛期至低龄若虫发生期间施药;使用方法为喷雾。该药有较好的速效性,持效期较长,可达10d左右。根据害虫发生严重程度,每次施药间隔在7—15d之间。由于小菜蛾易产生抗药性,应与其他杀虫剂轮换使用。合理使用建议:大白菜300ga.i./hm2,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为21d;茄子300ga.i./hm2.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为3d。推荐使用剂量范围,对作物安全,未见药害发生。
山东海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联系商家时请提及chemicalbook,有助于交易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