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粘菌素 B 酶是一种具有特异性生物活性的酶类原料,主要通过修饰或降解多粘菌素 B 类抗生素发挥作用,核心应用于科研实验、医药工业质量控制及细菌耐药性检测领域。
外观形态:淡黄色澄清透明液体
分子质量:约 30-45 kDa
理化特性:最适反应 pH 6.5-8.0,在 pH 5.5-9.0 范围内可保持 70% 以上活性;2-8℃密封储存 12 个月活性保留率≥85%
纯度:蛋白质纯度≥90%(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微生物限度:菌落总数≤100 CFU/g
生产来源:由重组工程菌(如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发酵、离心、层析纯化制得
应用领域:
科研实验领域:细菌耐药性检测(如检测产多粘菌素 B 酶耐药菌)、多粘菌素 B 作用机制研究、新型抗菌药物筛选
医药工业质量控制:0.05%-0.2%;多粘菌素 B 类抗生素生产过程中 “耐药酶杂质” 检测、成品药效稳定性验证
生物制品研发:多粘菌素 B 降解产物分析、生物样本中多粘菌素 B 残留检测(如血液、组织样本前处理)
使用方法
科研实验中,需在反应体系温度稳定至 25-37℃(最适反应温度)时加入酶溶液;医药检测中,需在无菌环境下操作,避免污染影响检测结果。
配伍禁忌:避免与强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重金属离子(如铜离子、汞离子)、强酸 / 强碱物质混合(会破坏酶蛋白结构,导致活性丧失);可与温和缓冲剂(如 Tris-HCl)、酶稳定剂(如甘油,添加量 5%-10% 可提升稳定性)配伍。
储存条件:需在 2-8℃低温、避光、密封环境下储存,严禁冷冻(冷冻会导致酶蛋白变性失活);开封后应尽快使用,剩余部分需用封口膜密封,放回原低温环境。
安全与防护
本产品为工业级 / 科研级原料,不可口服,不可用于人体注射或临床治疗,避免儿童接触。
关键字: 多粘菌素B酶;
主营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工业酶制剂研发;发酵过程优化技术研发;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等许可类化学品的制造);生物饲料研发;日用化学产品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