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康唑

伊曲康唑

中文名称伊曲康唑
中文同义词斯皮仁诺;依他康唑;伊曲康唑;伊曲康唑 5G;伊曲康唑(标准品);4-[4-[4-[4-[[2-(2,4-二氯苯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氧戊环-4-基]甲氧基]苯基]-1-哌嗪基]苯基]-2;-基]甲氧基]苯基]哌嗪-1-基]苯基]-2-[(1RS)-1-甲基丙基]-1,2,4-三唑-3-酮;伊曲康唑D3
英文名称Itraconazole
英文同义词Oriconazole, R51211, Sporanox;4-[4-[4-[4-[[2-(2,4-Dichlomphenyl)-2-(1H-1,2,4-tfiazol-1- yl-methyl)-1,3-dioxolan-4-y1]methoxyl]phenyl]-1-piperazinyl]phenyl]-2,4-dihydro-2-(1-methylpropyl)-3H-1,2,4-triazol-3-one;Oricomzole;Oyiconazole;3H-1,2,4-Triazol-3-one, 4-(4-(4-(4-((2-(2,4-dichlorophenyl)-2-(1H-1,2,4-triazol-1-ylmethyl)- 1,3-dioxolan-4-yl)methoxy)phenyl)-1-piperazinyl)phenyl)-2,4-dihydro-2-(1-methylpropyl)-;Canditral;Sporamelt;4-[4-[4-[4-[[2-(2,4-Dichlorophenyl)-2-(1H-1,2,4-triazol-1-ylmethyl)-1,3-dioxolan-4-yl]methoxy]phenyl]piperazin-1-yl]phenyl]-2-(1-methylpropyl)-2,4-dihydro-1,2,4-triazol-3-one
CAS号84625-61-6
分子式C35H38Cl2N8O4
分子量705.63
EINECS号617-596-9
相关类别抗病源性微生物药;抗真菌感染药物;药物;小分子抑制剂;抗真菌药;原料药;抗生素;医药原料;抗真菌;医药化工;医药原料药;抗生素类;广谱抗真菌药;医药 广谱抗真菌药;API原料药;医药化工类;化学试剂;其他生化试剂;原料中间体-原料药;化工原料-1;医用原料;合成抗菌药;原料;其他原料药;依曲康挫;医药、农药及染料中间体;化工原料;原药中间体;消炎类;化工;原料药及中间体;日用化学品;通用生化试剂-抗生素;医用;添加剂;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Antibiotic Explorer;Chiral Reagents;Heterocycles;Intermediates & Fine Chemicals;Pharmaceuticals;Antifungal;Metabolite Reference Standard;API Reference Standard Free Base API;Related Substance;API;化学试剂;兽药原料;对照品
Mol文件84625-61-6.mol
结构式伊曲康唑 结构式

伊曲康唑 性质

熔点166°C
沸点850.0±75.0 °C(Predicted)
比旋光度-0.1~+0.1°(D/20℃)(c=10,CH2Cl2)
密度1.27 g/cm3
闪点>110°(230°F)
储存条件2-8°C
溶解度氯仿:50 mg/mL,澄清,无色
酸度系数(pKa)3.7(at 25℃)
形态白色粉末
颜色白色
水溶解性Insoluble in water. Solube in chloroform at 50 mg/ml. Slightly soluble in ethanol or methanol
Merck14,5245
稳定性稳定的。与强氧化剂不相容。
InChIKeyVHVPQPYKVGDNFY-UHFFFAOYSA-N
CAS 数据库84625-61-6(CAS DataBase Reference)

伊曲康唑 用途与合成方法

伊曲康唑为人工合成的三氮唑衍生物,是一种合成的广谱抗真菌药,其抗菌谱和抗菌机制与克霉唑相似,但对曲霉有较强的抑菌活性,通过改变真菌细胞膜通透性发挥抗菌活性,对浅部、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均有抗菌活性,其抗菌谱较酮康唑更广更强,可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真菌效应。本品对皮肤癣菌(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絮状表皮癣菌)、酵母菌[新生隐球菌、糖秕孢子菌属、念珠菌属(包括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曲霉菌属、组织胞浆菌属、巴西副球孢子菌、申克孢子丝菌、着色真菌属、枝孢霉属、皮炎芽生菌以及各种其他的酵母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但伊曲康唑不能抑制根霉和毛霉的生长。
伊曲康唑胶囊
伊曲康唑分子中的一个氮原子可与真菌细胞内P450分子中亚铁血红素上的亚铁离子相结合,从而抑制P450羟化酶催化的羊毛甾醇脱14α-甲基化反应,使羊毛甾醇到麦角甾醇的转化受阻,羊毛甾醇等前体积聚,膜化学组成改变,膜联结酶功能紊乱,通透性增加,细胞内液外溢,从而达到抑制和杀菌的作用。本品与真菌P450系统的结合相当牢固而与哺乳动物P450系统结合较弱,使药物对人的毒性大大降低。临床伊曲康唑主要用于深部真菌所引起的系统感染,如芽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类球孢子菌病、着色真菌病、孢子丝菌病、球孢子菌病等。也可用于念珠菌病和曲菌病。
以上信息由Chemicalbook的彤彤编辑整理。餐后立即服用伊曲康唑,生物利用度最高。口服伊曲康唑200mg后(4.6±1.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其血药浓度为(0.32±0.16)mg/mL。本品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8%,全血浓度为血浆浓度的60%,在肺、肾脏、肝脏、骨骼、胃、脾脏和肌肉中的药物浓度比相应的血浆浓度高2~3倍。在富含角蛋白的组织中,尤其是皮肤中的浓度比血浆浓度高4倍,而药物清除与表皮再生过程有关。连续用药4周后停药,7日后已测不到药物的血药浓度,但皮肤中药物仍可保持治疗浓度达2~4周。开始治疗一周后,在甲角质中就可以测到伊曲康唑,3个月疗程结束后,其药物浓度仍至少存在6个月时间。本品存在于皮脂中,汗液中也少量存在。伊曲康唑同时也集中的分布在易于受到真菌感染的部位。在阴道组织中治疗浓度持续的时间是:200mg一日一次治疗3日,可持续2天;200mg一日2次治疗1日,则可持续3天。伊曲康唑主要在肝脏中代谢,产生大量代谢产物。其中之一是羟基化伊曲康唑,体外研究发现其抗真菌活性与本品相似,生物分析法测得抗真菌药物水平约为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本品水平的3倍。本品血浆中清除呈双相性,终末半衰期为(23.8±4.7)小时。经粪排泄的原型药约为所用剂量的3~18%,经肾排泄的原型药则低于所用药剂量的0.03%,大约35%以代谢物形式在一周内随尿液排泄。伊曲康唑适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1,用于全身性真菌感染,如曲霉病、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组织胞浆菌病、孢子丝菌病、巴西副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和其他多种少见的全身性或热带真菌病。
2,用于口腔、咽部(国外资料)、食管(国外资料)、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以及真菌性结膜炎、真菌性角膜炎。
3,用于浅部真菌感染,如手足癣、体癣、股癣、花斑癣等。
4,用于皮肤癣菌和(或)酵母菌所致甲真菌病。胶囊剂:为达到最佳吸收,伊曲康唑胶囊应餐后立即给药,胶囊必须整个吞服。1.念珠菌性阴道炎:每次200mg,每天二次,疗程为1天或每次200mg,每天一次,疗程为3天;2.花斑癣:每次200mg,每天一次,疗程为7天;3.皮肤真菌病:每次100mg,每天一次,疗程为15天; 高度角化区(如足底部癣、手掌部癣)需:延长治疗15日,每次100mg,每天一次,程序为15天;4.口腔念珠菌病:每次100mg,每天一次,疗程为15天;5.真菌性角膜炎:每次200mg,每天一次,疗程为21天;6.对于一些免疫缺陷病人,如白血病、艾滋病或器官移植病人等,采用伊曲康唑胶囊治疗真菌感染时,伊曲康唑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可能会降低,剂量可加倍。7.甲真菌病:1)冲击治疗:每次200mg,每天二次,连用一周为一个冲击疗程。对于指甲感染,推荐采用两个冲击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周;对于趾甲感染,推荐采用三个冲击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周。2) 或者采用连续治疗:每次200mg,每天一次,连用三个月。本品从皮肤和甲组织中清除比血浆慢,因此,对皮肤感染来说,停药后2~4周达到最理想的临床和真菌学疗效,对甲真菌病来说在停药后6~9个月达到最理想的临床和真菌学疗效。
注射剂:刚开始2天给予伊曲康唑注射液每日2次,以后改为每日1次。第 1,2 天治疗方法:每日2次,每次1个小时静滴200mg伊曲康唑。从第3天起:每日1次,每次1个小时静滴200mg伊曲康唑。静脉用药超过14天的安全性尚不清楚。1.诱酶药物:如利福平和苯妥英可明显降低本品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因此,当与诱酶药物共同服用时应监测本品的血浆浓度。
2.体外研究表明,在血浆蛋白结合方面,伊曲康唑与丙咪嗪、心得安、安定、西咪替丁、消炎痛、甲糖宁和磺胺二甲基嘧啶之间无相互作用。
3.已报道当使用本品超过推荐剂量时,与环孢菌素A、阿司咪唑和特非那丁有相互作用。这些药物若与本品同服时,应减少剂量。
4.已报道本品与华法林和地高辛有相互作用。因此这些药物若与本品同服时,应减少剂量。
5.尚未观察到本品与AZT(齐多夫定)间的相互作用。
6.尚未观察到伊曲康唑对炔雌醇和炔诺酮代谢的诱导效应。常见胃肠道不适,如厌食、恶心、腹痛和便秘。较少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可逆性氨基转移酶升高、月经紊乱、头晕和过敏反应(如瘙痒、红斑、风团和血管性水肿)。有个例报告出现了Stevens-Johnson综合征(重症多形型红斑)。已有潜在病理改变并同时接受多种药物治疗的大多数患者,在接受伊曲康唑长疗程治疗时可见低血钾症、水肿、肝炎和脱发等症状。有个例报告出现了外周神经病变,但是否与服用伊曲康唑有关还不能肯定。本品为无色至微黄色溶液,应在室温下避光贮存,防止冷冻。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有颗粒出现和是否变色。配制后溶液在室温或冷藏且避光的条件下可保存48h。体癣、股癣及足癣,治愈率或显效率80%以上。花斑糠疹治愈率达90%以上。阴道念珠菌病真菌转阴率达80%。芽生菌病、孢子丝菌病、组织胞浆菌病80%可获临床治愈或显效。1.对持续用药超过1个月的患者,以及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疲劳、腹痛或尿色加深的患者,建议检查肝功能。如果出现异常,应停止用药。
2.伊曲康唑绝大部分在肝脏代谢,因而肝功能异常患者慎用(除非治疗的必要性超过肝损伤的危险性)。
3.当发生神经系统症状时应终止治疗。
4.对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本品的排泄减慢,建议监测本品的血药浓度以确定适宜的剂量。一旦发生,应采取支持疗法,包括洗胃。伊曲康唑不能经过血液透析清除,无特殊的解毒药。
化学性质 
从甲苯中结晶,熔点166.2℃。pKa3.7。几不溶于水和稀酸溶液。急性毒性LD50(14天)小鼠,大鼠,狗(mg/kg):>320,>320,>200口服。
用途 
三唑环的咪唑类抗真菌药。通过阻止细胞色素P-450包括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的激活,使14,α-甲基甾醇不能脱氢、不能转化为麦角甾醇,从而使真菌的生长增殖受到抑制,有强的亲脂性,可穿过生物膜,抑制膜与真菌的结合。其抗菌谱和酮康唑相似。对表浅性真菌病如阴道和口腔念珠菌病、皮肤霉菌病等有效,并可望成为深层真菌感染病如隐球菌性脑炎(艾滋病人)的高效安全的药物。用于敏感真菌所引起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花斑糠疹及皮肤真菌病。
用途 
合成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用于深部真菌所引起的系统感染,也可用于念珠菌病和曲菌病。
生产方法 
从间二氯苯出发,经和酮康唑完全相似的反应可得到化合物(I)。化合物(Ⅰ)再和1-乙酰基-4-(4-羟基苯基)哌嗪缩合,接着水解脱去乙酰基,和对硝基氯苯缩合,氢化还原,氯甲酸酯酰化,然后和水合肼反应后再环合,烷基化得伊曲康唑。其中间体1-乙酰基-4-(4-羟基苯基)哌嗪可以哌嗪为原料,经下面的反应来制备。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Xi,Xn,T,F
危险类别码36/37/38-36/38-22-39/23/24/25-23/24/25-11
安全说明22-26-36-45-36/37-16
危险品运输编号UN 3286 8(6.1)(3) / PGII
WGK Germany3
RTECS号XZ5481000
海关编码2934990002
毒害物质数据84625-61-6(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毒性LD50 (14 day) in mice, rats, dogs (mg/kg): >320, >320, >200 orally (Van Cauteren)

伊曲康唑 化学药品说明书

更新日期产品编号产品名称CAS号包装价格
2024/01/25HY-17514S1Itraconazole-d31 mg3900元
2024/01/25HY-17514S1Itraconazole-d35 mg9900元
"伊曲康唑"相关产品信息
cis-甲磺酸-[2-(2,4-二氯苯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氧戊环-4-基]甲酯 羟基伊曲康唑(伊曲康唑代谢物) 甲基苯基二氯硅烷 二苯二氯硅烷 二氧化硒 1,4-二氧六环 盐酸二氧丙嗪 伊曲茶碱 伊帕瑞林 伊匹妥英 伊沙匹隆 伊曲康唑杂质33 伊曲康唑杂质E ItraconazoleImpurity34 伊曲康唑杂质F 伊曲康唑杂质17 伊曲康唑杂质27 伊曲康唑杂质37
主页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旧版入口 | 中文MSDS | CAS Index | 常用化学品CAS列表 | 化工产品目录 | 新产品列表 | 评选活动 | HS海关编码 | MSDS查询 | 化工站点

Copyright © 2016-2023 ChemicalBook 版权所有  京ICP备07040585号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2032676号  

互联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9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编号(京)-非经营性-2015-0073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三级)  营业执照公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站规定,单位或个人购买相关危险物品应取得有效的资质、资格条件。
参考《应急管理部等多部门关于加强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通知 (应急〔2022〕119号)》《互联网危险物品信息发布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