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峰

教授博士导师 华东师范大学
1999-2003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士 2003-2008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导师:麻生明 院士 2008-2011 美国Scripps研究所,博士后,导师:K. C.Nicolaou 教授 2011.9-至今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合作品牌:
研究方向 学术成果
研究领域
“在全合成中寻找需要解决的方法学,在方法学中探究如何绿色全合成”。 从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的视角来构建一系列独特、高效、实用的反应方法学体系;运用构建的方法学体系、试剂、配体实现高效绿色的全合成。并对完成的高活性系列天然产物进行化学生物学机理研究,同时解决药物化学机制问题。
相关研究
2023年 上海市十大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上海市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一等奖;春申金字塔杰出人才 ; 芳炔具有出色的反应活性,可作为合成功能性芳烃的有效底物。早期,主要是在碱性条件下通过芳基卤化物的脱卤化氢形成芳炔。随后,Kobayashi等报道了一种更为简便的芳炔合成方法,即通过氟化物诱导的2-(三甲基甲硅烷基)苯基三氟甲磺酸酯的1,2-消除(Scheme 1B)。最近,Hoye等报道了三炔的六氢-Diels-Alder(HDDA)工艺,实现了多环芳炔的合成。作者设想,是否可以使用二炔底物,通过卡宾迁移、CO插入和6π电环化的串联过程,从而实现全取代芳炔前体的合成。然而,该反应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如两种卡宾中间体的氧化竞争性反应、CO插入的顺序等。2021年,华东师范大学姜雪峰课题组基于硅取代基的空间效应和超共轭效应,设计了一种含有甲硅烷基的炔基-炔胺底物,可抑制不希望的氧化,同时实现CO的选择性插入,同时,通过Rh(I)-催化卡宾迁移和甲硅烷基辅助的CO插入来实现甲硅烷基二炔的羰基化环化反应,以构建全取代的芳炔前体。 ; 2020年,姜雪峰课题组再次以“面具效应(mask effect)”为策略,通过对刚性联苯中环嵌入二硫单元获得稳定双边二硫试剂,基于中环张力的开闭环能量差,实现二硫两侧模块化和可控化安装。通过分子力学方法(MM2)的计算进一步预测:刚性联苯中环二硫结构分子,两个S-O键在开闭环结构下能量差可达9.53 kcal mol-1(八元环)和5.22 kcal mol-1(十元环),可有效地选择性区分两个硫氧键,实现了模块化和可控化安装。 ; 同年,该课题组报道了一种脱羧多组分交叉偶联的新模型。使用工业漂白剂保险粉作为引发剂和单电子还原剂,首次实现了无过渡金属或光催化剂的脱羧反应。连二亚硫酸钠在反应体系中扮演着多重身份,即作为二氧化硫源又作为脱羧的自由基引发剂,还作未绿色还原剂。通过Lewis酸添加剂与氧化还原酯的羰基配位作用,降低氧化还原酯HOMO能量,从而协助无机盐介导脱羧的顺利进行。机理实验证明脱羧过程为速率决速步。该无机盐连二亚硫酸钠介导的脱羧方法将为廉价高效的羧酸转化带来新的手段。
获奖感言
上海市十大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上海市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一等奖;春申金字塔杰出人才 ;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生命科学新力量年度人物;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杰出人物 ;Elsevier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上海市产学研合作项目二等奖 ;上海市科普贡献奖个人一等奖;中美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教授协会杰出教授奖(CAPA Distinguished Faculty Award) ;中国均相催化青年奖 ; Ambassador of “Sulfur”in “Periodic Table of Younger Chemists” ;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 ;Asian Core Program Lectureship Award (Singapore) ;Asian Core Program Lectureship Award ( Japan), Asian Core Program Lectureship Award (Singapore) ;Thieme Chemistry Journal Award (Germany)
主页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旧版入口 | 中文MSDS | CAS Index | 常用化学品CAS列表 | 化工产品目录 | 新产品列表 | 评选活动 | HS海关编码 | MSDS查询 | 化工站点

Copyright © 2016-2023 ChemicalBook 版权所有  京ICP备07040585号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2032676号  

互联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97号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00155号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三级)  营业执照公示

本网站展示的所有产品仅用于工业应用或者科学研究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者治疗,非药用,非食用。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站规定,单位或个人购买相关危险物品应取得有效的资质、资格条件。

参考《应急管理部等多部门关于加强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通知 (应急〔2022〕119号)》《互联网危险物品信息发布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