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氟沙星

那氟沙星

中文名称那氟沙星
中文同义词(+/-)-9-氟-6,7-二氢-8-(4-羟基-1-哌啶)-5-甲基-1-氧代-1H,5H-苯并喹嗪-2-甲酸;:(+/-)-9-氟-6,7-二氢-8-(4-羟基-1-哌啶基)-5-甲基-1-氧代-1H,5H-苯并[i,j]喹嗪--2-羧酸;那地沙星;纳狄沙星;那氟沙星;(±)-9-氟-6,7-二氢-8-(4-羟基-1-哌啶)-5-甲基-1-氧代-1H,5H-苯并喹嗪-2-甲酸;那氟沙星溶液,100PPM;S-那氟沙星
英文名称Nadifloxacin
英文同义词NDFX;Nadifiloxacin;NadifloxacinAPI;7-fluoro-8-(4-hydroxypiperidin-1-yl)-12-Methyl-4-oxo-1-azatricyclo[7.3.1.0^{5,13}]trideca-2,5(13),6,8-tetraene-3-carboxylic acid;9-Fluoro-8-(4-hydroxypiperidin-1-yl)-5-methyl-1-oxo-6,7-dihydro-1H,5H-pyrido[3,2,1-ij]quinoline-2-carboxylic acid;NADIFLOXACIN;9-Fluoro-6,7-dihydro-8-(4-hydroxy-1-piperidinyl)-5-methyl-1-oxo-1H,5H-benzo[ij]quinolizine-2-carboxylic Acid;Acuati
CAS号124858-35-1
分子式C19H21FN2O4
分子量360.38
EINECS号638-863-6
相关类别喹诺酮类;小分子抑制剂;医药中间体;化合物;合成抗菌药;医药原料药;原料药;原料;医药、农药及染料中间体;医药原料;化学试剂-科研试剂;化工品;日用化学品;带图片的产品;化学试剂;Intermediates & Fine Chemicals;Pharmaceuticals;ACUATIM;科研原料
Mol文件124858-35-1.mol
结构式那氟沙星 结构式

那氟沙星 性质

熔点245-2470C (dec)
沸点624.9±55.0 °C(Predicted)
密度1.46±0.1 g/cm3(Predicted)
储存条件Sealed in dry,Store in freezer, under -20°C
溶解度DMSO(少量)、甲醇(少量,加热)
形态白色至黄色结晶固体。
酸度系数(pKa)5.55±0.40(Predicted)
颜色白色至类白色
Merck14,6345
InChIInChI=1S/C19H21FN2O4/c1-10-2-3-12-16-13(18(24)14(19(25)26)9-22(10)16)8-15(20)17(12)21-6-4-11(23)5-7-21/h8-11,23H,2-7H2,1H3,(H,25,26)
InChIKeyJYJTVFIEFKZWCJ-UHFFFAOYSA-N
SMILESC12=CC(F)=C(N3CCC(O)CC3)C3=C1N(C(C)CC3)C=C(C(O)=O)C2=O
CAS 数据库124858-35-1(CAS DataBase Reference)

那氟沙星 用途与合成方法

那氟沙星是由日本大冢公司开发研制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1993年以1%软膏首次在日本上市用于治疗痤疮(俗称粉刺,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疾病,好发于青春期),那氟沙星是一种新型的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对G+菌、G-菌、厌氧菌等都有效,而且对产生b-内酰胺酶的细菌与MRSA同样有效,对皮肤感染主要致病菌痤疮丙酸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仅为0.78mg/ml.目前使用其1%软膏治疗痤疮和毛囊炎,疗效高,有效率高达81.3%,副作用小,3946例患者中只有56例出现副作用,比率为1.42%左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那氟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在所有8种抗菌素中是最小的,在浓度为2mg/L时,对所有的临床分离菌都有抑制作用,而在其它抗菌药已发现MIC50超过8mg/L的耐药菌株。对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出现了更高的耐药性。如那氟沙星MIC90为4mg/L,而其它7种抗菌药超过了8mg/L。对痤疮丙酸杆菌、那氟沙星、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夫西地酸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但除了那氟沙星和青霉素外,对其它抗菌药均可产生抗药性。研究结果提出那氟沙星对葡萄球菌和丙酸杆菌均有抗菌活性,表明对治疗痤疮感染有效。
所有受试者的喹诺酮类对MSSA菌株都有抗菌活性。那氟沙星的抗菌活性最强(MIC90≤0.1mg/L)。即使与抗菌活性很强的托苏氟沙星(Tosufloxacin)和司巴氟沙星(Sparfloxacin)相比,其MIC90亦低4倍。
与MSSA相比,那氟沙星对MRSA的抗菌活性较低,但仍然是受试的喹诺酮类中抗菌活性最强的。在5年期内,那氟沙星的MIC90为1.56mg/L。而其它喹诺酮类药的MIC90≥12.5mg/L。小鼠ig给药那氟沙星的最大耐受量大于5000mg/kg;小鼠sc给药那氟沙星的最大耐受量大于300mg/kg。接种菌在108CFU/ml时2-5代已开始对克林霉素出现耐药性,16-25代使药物浓度从0.03μg/ml增至0.25μg/ml。在接种菌为106CFU/ml时,14-25代使克林霉素的浓度从0.02μg/ml增至0.10μg/ml。那氟沙星组的结果是接种菌在108CFU/ml时,18-25代的药物浓度从0.3μg/ml增至2.00μg/ml,106CFU/ml 在16-25代时药物浓度从0.2μg/ml增至1.00μg/ml。说明产生了耐药性。即对那氟沙星已产生耐受药的痤疮丙酸杆菌即使使用对敏感菌有效的5倍以上药物浓度时,亦不能抑制耐药菌的生长。说明了痤疮丙酸杆菌对克林霉素和那氟沙星几乎以相同的比例产生耐药性。Nadifloxacin (OPC-7251)是一种有效的具有广谱作用的喹诺酮类外用药物,主要针对痤疮及其它皮肤感染。Nadifloxacin可以抑制参与细菌DNA 合成和复制的DNA促旋酶活性,从而抑制细菌增殖。 体外研究表明nadifloxacin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好氧的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以及厌氧细菌都有效果。此外,研究表明nadifloxacin对于炎症性痤疮病变也有效果,这可能与它对炎症前细胞因子的抑制效果有关,如白细胞介素 (IL)-1α, IL-6以及IL-8 ,这些因子在痤疮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Nadifloxacin可以抑制参与细菌DNA合成和复制的DNA促旋酶活性,从而抑制细菌增殖。体外研究表明Nadifloxacin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好氧的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以及厌氧细菌都有效果。此外,研究表明Nadifloxacin对于炎症性痤疮病变也有效果,这可能与它对炎症前细胞因子的抑制效果有关,如白细胞介素 (IL)-1α, IL-6以及IL-8 ,这些因子在痤疮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用途 
一种喹诺酮类抗菌新药,抗菌谱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需氧菌和痤疮丙酸杆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其疗效比传统的抗菌药四环素、红霉素、氯洁霉素好。

安全信息

海关编码2933.99.7500
毒性LD50 male, female mice and rats (mg/kg): 376.5, 420.6, 225.7, 240.5 i.v. (Hashimoto)
更新日期产品编号产品名称CAS号包装价格
2024/04/30N0931那氟沙星
Nadifloxacin
124858-35-1200mg60元
2024/04/30N0931那氟沙星
Nadifloxacin
124858-35-11g280元

那氟沙星 上下游产品信息

下游产品
"那氟沙星"相关产品信息
甲基硫菌灵 尼泊金丁酯 间羟基苯甲酸 甲磺隆 水杨酸 2'-羟基-3-苯基苯丙酮 对羟基苯甲酸 3,5-二羟基苯甲酸 水杨酸甲酯 醚菌酯 尼泊金甲酯 2,3,4-三羟基苯甲酸 苯磺隆 3-氟--5-甲基苯甲醛 4-氟-2,6-二甲基苯胺 3-(1-哌啶基)苯胺 4-哌啶苯乙酮
主页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旧版入口 | 中文MSDS | CAS Index | 常用化学品CAS列表 | 化工产品目录 | 新产品列表 | 评选活动 | HS海关编码 | MSDS查询 | 化工站点

Copyright © 2016-2023 ChemicalBook 版权所有  京ICP备07040585号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2032676号  

互联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9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编号(京)-非经营性-2015-0073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三级)  营业执照公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站规定,单位或个人购买相关危险物品应取得有效的资质、资格条件。
参考《应急管理部等多部门关于加强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通知 (应急〔2022〕119号)》《互联网危险物品信息发布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