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苄胺基嘌呤 基本信息
6-苄胺基嘌呤 性质
化学性质
白色微针状结晶或粉末。熔点228~230℃。可溶于酸、碱,难溶于水。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稳定。雄大白鼠经口LD502965mg/kg,雌大白鼠经口LD50 1005mg/kg。用途
可用于发绿豆芽和黄豆芽,最大使用量为0.01g/kg,残留量小于0.2mg/kg。生产方法
以次黄嘌呤为原料。次黄嘌呤由“三氮唑核苷”生产中的副产物,将其以70倍的热水溶解后,以50%的NaOH溶液调Ph值到8,冷却后抽滤得次黄嘌呤,熔点150℃,含量>98.5%。在l00mL的反应器中,依次加入10g次黄嘌呤、N,N-二甲基苯胺20mL,氧氯化磷50mL,搅拌下回流反应15min,80X3下减压浓缩回收未反应的氧氯化磷约30mL,残余物以80g碎冰冰解,再用40%NaOH溶液调Ph值至11~12,滤除不溶物,滤液以甲苯提取3次,每次30mL,水相以浓盐酸酸化至Ph值1.5,0℃放置过夜析出结晶,抽滤得粗品。每克粗品以20mL水及适量活性炭重结晶得白色结晶6-氯嘌呤8.2g,熔点>300℃,收率72.2 %。
在100mL反应瓶中依次加入6-氯嘌呤10g,苄胺25mL,在120~30℃、搅拌下反应6h,减压浓缩回收未反应的苄胺至干。残余物冷却到室温后加入丙酮50mL,搅拌过滤得粗品。每克粗品以25mL乙醇及适量的活性炭重结晶得白色粉末状结晶10.8g,熔点226~227℃,收率74.2%。
由腺嘌呤与苯甲醇(或苄胺)反应而得。
将腺嘌呤、苯甲醇和氢氧化钾加入反应器,加热搅拌回流反应3h。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乙醚搅拌结晶,过滤得腺嘌呤钾盐。然后将钾盐溶于55~60℃的热水,加入醋酸调Ph值至6.5~7.5,冷却后结晶,再经抽滤、干燥得产品,收率98%(以腺嘌呤计)。也可由腺嘌呤与苄胺反应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