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丙醚在农药减量使用中的贡献

2024/4/17 14:38:15 作者:云霄

吡丙醚又名蚊蝇醚,是一种保幼激素类型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由日本住友化学公司1989年开发,在中国登记用于卫生杀虫剂。吡丙醚有很强的叶片传导性,对多种害虫包括白粉虱、木虱、介壳虫、蓟马等有高效杀卵杀虫活性,可用于防治同翅目、缨翅目、双翅目、鳞翅目的害虫。它具有防效高、用药量少、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对鱼低毒、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等特点,有助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有助于农药的减量使用,有益于人类健康。

由于它符合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总目标,因此,推广吡丙醚进行杀卵防虫,常常被认为是害虫综合治理的有效手段。

吡丙醚

低剂量高效杀卵

201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王芹芹研究表明,试验的14个产品中,在10mg/L和100mg/L浓度下,吡丙醚对草地贪夜蛾的杀卵活性最高,可100%抑制卵的孵化。

2010年,浙江大学刘燕研究表明,在使用吡丙醚浓度为O.8mg/L时,烟粉虱卵的死亡率高达97.45%。

2009年,国外学者Dhana在研究吡丙醚对柑橘木虱各虫态影响时发现,8-64mg/L浓度的吡丙醚均显著抑制柑橘木虱卵的孵化。不仅柑橘木虱卵直接受吡丙醚处理后孵化率降低,而且柑橘木虱成虫在吡丙醚处理后的叶片上所产的卵,孵化率也显著降低。

多项研究试验表明,吡丙醚低剂量下就可以抑制昆虫卵的孵化,无论是直接接触,还是间接接触。

有利于农药减量

在防治农作物害虫方面,践行农药减量使用的发展方针,就要对害虫进行提前防治,不能等到害虫已经发生为害时再开展防治。后期的防治是补救措施,需要加大用药量,甚至要增加用药次数,既增加成本又污染环境。农作物害虫的预防主要是控制第一虫态“卵”,控制害虫产卵量、抑制卵的孵化,从源头控制害虫的发生危害。

吡丙醚的高效杀卵特征和作用方式多样性,已得到多位植物保护科研工作者的验证,在农业生产实际应用中也得到了广大种植户的认可。吡丙醚为控制农业害虫的发生,为整体农药减量使用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3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