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吡啶硫酮锌的合成方法

2024/5/20 14:00:06

背景技术

吡啶硫酮锌(Pyrithionc Zinc,ZPT),别名:奥麦丁锌、吡硫嗡锌,CAS号为13463-41-7,分子式为C10H8N2O2S2Zn,分子量为317.7,纯品为类白色细粉末,常见剂型为50%乳剂。

吡啶硫酮锌作为性能优良、广谱环保的抑菌杀菌剂,在日化、涂料、油漆等行业均具有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洗发香波中,能有效地护理头发,延缓头发的衰老,控制白发和脱发的产生,是目前洗发产品中具有去屑、止痒功能的最佳添加剂。

吡啶硫酮锌的现有合成工艺主要有如下3种:

①以2-氨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乙酰化、氮氧化、水解、重氮化、氯化和巯基化,合成2-巯基吡啶氮氧化物钠盐,再与锌盐螯合成盐;

②以吡啶为原料,经氮氧化后以NaOH为催化剂与硫在在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中共热制得2-巯基吡啶氮氧化物钠盐,再与锌盐螯合成盐;

③以2-卤代吡啶为原料,经氮氧化、巯基化和螯合成盐三步合成得到吡啶硫酮锌。

然而,方法①工艺步骤太长,总收率偏低;方法②工艺相对简单,但巯基化收率极低,不到20%;方法③工业流程简单,原料2-氯吡啶价格适中,来源充足,极具工业化的可能。国内文献和美国专利均介绍以2-氯吡啶为原料,在冰醋酸介质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双氧水进行氮氧化反应,再与NaSH溶液进行巯基化,最后与硫酸锌溶液螯合成盐,即可得到吡啶硫酮锌,但是方法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①原料2-氯吡啶反应不完全,需要在后续采取精馏操作回收2-氯吡啶;

②采用冰醋酸作为介质,由于后续巯基化反应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而在巯基化反应之前,要么蒸馏回收醋酸,要么用碱来中和,前者操作复杂且难以蒸馏完全,后者则增加了大量含盐废水;另外醋酸的存在对反应设备的要求大大提高,变相的增加产品成本;

③双氧水用量较多,至少过量一倍以上,双氧水利用率较低,且在反应完成后需要淬灭反应体系中残留的双氧水,否则会影响到后续的巯基化反应。

此外,在专利CN201210219748中提到分子筛催化氧化制备2-氯吡啶氮氧化物,取得较好的收率,但其催化剂是单独制备,稳定性、重复利用性等均需要长期实验来验证,其次该催化剂是以MCM-41介孔分子筛为载体,该载体孔径较大,催化活性相对要低,另外其孔壁为无定形结构,水热稳定性较差,第三点,其双氧水与2-氯吡啶摩尔比接近1.5:1,过量太多,双氧水利用率太低,反应时间长达7h,也从侧面说明其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吡啶硫酮锌的合成方法,该方法采用一种已经商业化较为成熟的分子筛催化剂,在该催化剂的作用下,2-氯吡啶与双氧水反应得到2-氯吡啶氮氧化物,2-氯吡啶转化率100%,氮氧化反应收率达97%,反应完成过滤并洗涤催化剂,催化剂可回收套用,滤液即为氮氧化物溶液,可直接进行后续的巯基化反应,最后与硫酸锌螯合成盐。该方法过程简单、操作方便、总收率和产品纯度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吡啶硫酮锌的合成方法,以2-氯吡啶为原料,先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与双氧水发生氮氧化反应得到2-氯吡啶氮氧化物,再与硫氢化钠发生巯基化反应得到2-巯基吡啶氧化物钠盐,最后与硫酸锌螯合成盐得到纯度≥98%的吡啶硫酮锌。

本发明所述的吡啶硫酮锌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氯吡啶氮氧化:向反应器中加入溶剂、催化剂和2-氯吡啶,搅拌均匀后,在温度40~90℃下滴加双氧水,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0.5~5h,反应结束后降温,过滤得滤液,即得2-氯吡啶氮氧化物溶液;

(2)、巯基化:向反应器中加入硫氢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在温度40~90℃下往上述溶液中滴加步骤(1)得到的2-氯吡啶氮氧化物溶液,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1~5h,反应结束后降温,调节反应液pH至4~8,脱色,即得2-巯基吡啶氧化物钠盐溶液;

(3)、成盐:向反应器中加入硫酸锌溶液,搅拌均匀后升温至40~60℃,滴加步骤(2)得到的2-巯基吡啶氧化物钠盐溶液,并在该温度下保温反应1~5h,反应结束后降温,过滤,滤饼水洗、烘干,即得所述吡啶硫酮锌。

步骤(1)中,所述2-氯吡啶和双氧水(以H2O2计)的摩尔比为1:0.9~2.0,优选为1:0.95~1.05;所述2-氯吡啶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0~2.0,优选1:1.0~1.2;所述2-氯吡啶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20,优选100:1~5。

所述双氧水浓度为30~48%;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或蒸汽冷凝水;所述催化剂是以ZSM-5为载体制备的钛硅分子筛,优选为TS-1分子筛催化剂。

优选的,在温度65~80℃下、10~20min内滴加完双氧水,滴加完毕后,在65~80℃下保温反应0.75~1.25h。

反应结束后降温至45℃。

过滤后采用去离子水或蒸汽冷凝水洗涤催化剂2~3次,用于洗涤催化剂的去离子水或蒸汽冷凝水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5:1,优选3~5:1;催化剂回收套用,洗水并入滤液。

步骤(2)中,所述硫氢化钠与2-氯吡啶摩尔比为1~1.5:1,优选为1~1.05:1,所述氢氧化钠与2-氯吡啶摩尔比为0.9~1.5:1,优选0.9~1.05:1。

优选的,向反应器中加入硫氢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在温度50~80℃下、50~75min内往上述溶液中滴加步骤(1)得到的2-氯吡啶氮氧化物溶液,滴加完毕后,在温度50~80℃下保温反应1~2h。

进一步优选的,向反应器中加入硫氢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在温度60~65℃下、50~75min内往上述溶液中滴加步骤(1)得到的2-氯吡啶氮氧化物溶液,滴加完毕后,在温度60~65℃下保温反应1~2h。

巯基化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温度降至45℃;优选调节反应液pH至5.6~6.0。具体的,可以采用31%工业低铁盐酸调节反应液pH。采用粉末活性炭脱色,粒度要求100μm以下,使用量一般为待脱色溶液质量的1%。

所述硫氢化钠溶液为质量分数35%的硫氢化钠溶液。具体配制方法为:60g含量为70%的硫氢化钠固体与60g去离子水或蒸汽冷凝水配制而成35%硫氢化钠溶液。

所述氢氧化钠溶液为质量分数为24.88%的氢氧化钠溶液。具体配制方法为:60g含量为99.5%的氢氧化钠固体与180g去离子水或蒸汽冷凝水配制而成的。

步骤(3)中,所述硫酸锌与2-巯基吡啶氧化物钠盐的摩尔比为1:1.5~3,优选1:1.8~2.2。

所述硫酸锌溶液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锌溶液。具体配制方法为:56.3g含量为99%的七水硫酸锌和100g去离子水或蒸汽冷凝水配制而成20%硫酸锌溶液。

优选的,向反应器中加入硫酸锌溶液,搅拌均匀后升温至40~45℃,在30~45min内滴加步骤(2)得到的2-巯基吡啶氧化物钠盐溶液,滴加完毕后,在温度40~45℃下保温反应1~2h。

步骤(3)中,滤饼采用去离子水或蒸汽冷凝水洗涤,水洗液电导率低于2000μs/cm表示洗涤操作完成,得到合格的滤饼,优选水洗液电导率低于1000μs/cm更优。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制备吡啶硫酮锌,反应总收率提高至92%,产品纯度提高至98%以上;2-氯吡啶的氮氧化反应采用已商品化、工业化的钛硅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反应时间缩短,且原料完全转化,单步反应收率提高至98.5%以上,反应完成后只需过滤出催化剂即可进行下一步反应,催化剂可再生套用25次以上,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整个流程操作简单,采用水作为反应介质,绿色环保同时三废较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80g2-氯吡啶、80g去离子水和2.4g TS-1分子筛催化剂,开启搅拌升温到65℃,15min内滴加80g双氧水(质量分数30%),滴加的同时控制反应瓶内温度保持在70~80℃,滴加完毕后75℃保温反应1h反应结束,降温至45℃过滤,滤饼抽干后加10g去离子水洗涤两次,催化剂滤饼套用到下一次反应,洗水并入滤液得到2-氯吡啶氮氧化物溶

液,质量为258g,氧化物含量为34.71%,收率为98.6%。

将预先配制好的硫氢化钠溶液(59.8g 70%固体+60g去离子水)和114g氢氧化钠溶液(24.88%)一次加入到开启搅拌的四口瓶中,升温至60℃后开始滴加2-氯吡啶氮氧化物溶液,1h内滴加完毕并65℃保温反应,1.5h后反应结束。降温至45℃后滴加31%盐酸,调节反应液pH至6.0,再加入0.5g粉末活性炭搅拌1h后过滤,即得到2-巯基吡啶氧化物钠盐溶液,质量为488g,巯钠含量为20.56%,两步反应收率为93.60%。

四口瓶中加入284.6g配制好的20%硫酸锌溶液,升温至45℃,保持快速搅拌的同时快速滴加巯钠盐溶液,滴加时间为45min,滴加完毕后控制温度40℃,保持搅拌1h后过滤,湿饼加去离子水洗涤3次,每次200g水,最后一次洗水电导率为688μs/cm,湿饼烘干得到白色粉末固体104.3g,含量98.1%,三步反应总收率为92.05%。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41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吡啶硫酮锌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

吡啶硫酮锌 201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