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46-6
723-46-6 结构式
基本信息
磺胺甲恶唑
磺胺甲基异恶唑
3-对氨基苯磺酰胺基-5-甲基噁唑
磺安甲噁唑
磺胺甲基异噁唑
新明磺
新诺明
磺胺甲基恶唑
磺胺甲噁唑
3-对氨基苯磺酰胺基-5-甲基恶唑
复方新诺明
3-对氨基苯磺酰胺基-5-甲基异唑
磺胺甲基异唑
磺安甲恶唑
3-对氨基苯磺酰胺基-5-甲基唑
磺胺甲基恶唑/磺胺甲基异恶唑
4-AMINO-N-(5-METHYL-3-ISOXAZOYL)BENZENESULFONAMIDE
4-AMINO-N-(5-METHYL-ISOXAZOL-3-YL)-BENZENESULFONAMIDE
AKOS 90377
AKOS BBB/021
AKOS NCG1-0043
LABOTEST-BB LT00452029
N1-(5-METHYLISOXAZOL-3-YL)-4-AMINOBENZENE-1-SULFONAMIDE
N1-(5-METHYLISOXAZOL-3-YL)SULFANILAMIDE
SULFAMETHOXAZOLE
SULPHAMETHOXAZOLE
3-(p-aminophenylsulfonamido)-5-methylisoxazole
3-(para-Aminophenylsulphonamido)-5-methylisoxazole
3-Sulfanilamido-5-methylisoxazole
3-Sulphanilamido-5-methylisoxazole
4-amino-n-(5-methyl-3-isoxazolyl)-benzenesulfonamid
5-Methyl-3-sulfanilamidoisoxazole
5-methyl-3-sulfanylamidoisoxazole
5-Methyl-3-sulfonylamidoisoxazole
5-Methyl-3-sulphanil-amidoisoxazole
物理化学性质
安全数据
应用领域
制备方法
常见问题列表
磺胺类药物的抗菌谱较广,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同的磺胺药物其抗菌效力有所不同。随着磺胺药的广泛应用,也将容易形成耐药菌株,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耐药的机会更多。
根据口服后吸收情况可将磺胺类药物归成二类,第一类为容易吸收的磺胺药,其特点是吸收快,一般在服药2~4h后(长效类药在5h 后)血药浓度即可达高峰,这类磺胺主要用于全身性感染。另一类口服后不易吸收或吸收很少,大部分经肠道排出,主要用于肠道感染。
磺胺甲恶唑又名新诺明,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对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作用特别强,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以及禽霍乱等。磺胺甲恶唑属全身应用的中效磺胺类药物,它可与PABA竞争性作用于细菌体内的二氢叶酸合成酶,阻止细菌二氢叶酸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与磺胺嘧啶、磺胺异恶唑、三磺嘧啶三种磺胺类药物是目前治疗诺卡菌病较好药物。半衰期10~12小时,能被部分乙酰化。

本品所需用药次数虽比磺胺异恶唑为少(每日2次而非4次),但其乙酰化代谢物在尿中溶解度则较低,故发生晶体尿的可能性稍大,患者应保持充分水合情况(成人每日尿量不少于1,500ml)。与增效剂甲氧苄胺联合应用时,抗菌作用明显增强,复方新诺明(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即SMZ/TMP)常比单药治疗为佳(见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Dihydrofolate Reductase Inhibitors])。临床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伤寒、及沙门氏菌感染、卡氏肺孢子虫病、奴卡菌病等,也可用于预防流行性脑膜炎。有些临床医师主张以米诺环素、氨苄西林或红霉素与磺胺甲恶唑合用,治疗这类感染,但并无临床资料证明联合治疗确较单用磺胺药为优。复方新诺明(TMP/SMZ)、米诺环素(minocy-cline;Minocin)和丁胺卡那霉素(amikacin)亦可用于星形诺卡菌感染的治疗。
我们知道细菌合成胸苷、嘌呤和最终合成DNA,需以叶酸衍生物四氢叶酸为其辅因子。大多数菌细胞都不能允许叶酸透入,而须以对氨基苯甲酸(PABA)合成。磺胺类药物与PABA结构类似,故可竞争性抑制由PABA和蝶啶合成二氢叶酸直接前体二氢蝶酸(dihy-dropteroic acid)。哺乳类动物细胞则不受抑制,因为它们需要预成叶酸,而不能合成此物。
治疗浓度的磺胺药磺胺甲恶唑主要是抑菌剂,但细菌在含嘌呤和氨酸而胸腺嘧啶浓度甚低的基质中生长时,接触磺胺药可产生杀菌作用,即“胸腺嘧啶缺陷致死”(thymineless death)。这种杀菌作用已在人类血液和尿中获得证明(Then和Angehrn,1973 A和B;另见Pratt和Fekety,1986)。

磺胺类药物诱导的菌细胞生长抑制,如在体外向生长基质加入某些物质(如胸苷、嘌呤、甲硫氨酸、丝氨酸),即可逆转。这种情况可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因为由细胞破坏而产生的脓液中,可能含有很多这类物质,故化脓性感染时,可能由于这类物质的存在而使药物作用受到抑制。再者,体外测试药敏时,培养基中不可有PABA,即使微量亦可使测试结果受到干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