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剂的选用原则

2020/10/25 9:02:34

塑料加工中添加少量抗氧剂,可以阻止或延迟老化的过程,从而延长塑料制品的使用寿命。选用抗氧剂时,主要应根据塑料材料的种类及型号,加工设备及工艺条件,其它化学添加剂的品种及加入量,制品的使用环境及期限等因素综合确定。选择工业用途的抗氧剂应基本参考以下原则。

选用原则

 1.相容性

塑料聚合物与抗氧剂的相容性往往较差,通常是在高温下将抗氧剂与聚合物熔体结合,聚合物固化时将抗氧剂分子相容在聚合物分子中间。在配方用量范围内,抗氧剂在加工温度下要熔融。要特别注意,设计配方时,选用固体抗氧剂、光稳定剂的熔点或熔程上限,不应低于塑料聚合物的加工温度。

2. 迁移性

塑料制品,尤其是表面积与体积比(或质量比)数值较小的制品,氧化主要发生在制品的表面,这就需要抗氧剂连续不断地从塑料制品内部迁移到制品表面而发挥作用。但如果向制品表面的迁移速度过快,迁移量过大,抗氧剂就要挥发到制品表面的环境中,或扩散剂与制品表面接触的其它介质中而损失,这种损失事实上是不可避免的,设计配方时加以考虑。当抗氧剂品种有选择余地时,应选择分子量相对较大,熔点适当较高的品种,并且要以最严酷使用环境为前提确定抗氧剂的使用量。

3. 稳定性

抗氧剂在塑料材料中应保持稳定,在使用环境下及高温加工过程中挥发损失少,不变色或不显色,不分解(除用于加工热稳定作用的抗氧剂外),不与其它添加剂发生不利的化学的应,不腐蚀机械设备,不易被制品表面的其它物质所抽提。

 4.加工性

塑料制品加工时,加入抗氧剂对树脂黏度和螺杆转矩都可能发生改变。抗氧剂对树脂熔融范围如果相差较大,会产生抗氧剂偏流或抑螺杆现象。抗氧剂的熔点低于加工温度100℃以上时,应先将抗氧剂制成一定的母粒,再与树脂混合加工制品,以避免因偏流造成制品中抗氧剂分布不均及加工产量下降。

5.环境和卫生性

抗氧剂应无毒或低毒,无粉尘或低粉尘,在塑料制品的加工制造和使用中对人体无有害作用,对动物、植物无危害,对空气、土壤、水系地无污染。对农用薄膜食品包装盒、儿童玩具、一次性输液等间接或直接接触食品、药品、医疗器具有人体的塑料制品,不仅应选用已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检验并许可,或欧共体委员会法令允许的抗氧剂品种,而且加入量应严格控制在允许限度之内。

作用机理

1、使用断链式抗氧剂的聚合物的稳定性

对抗氧剂干预链反应活性种反映机理,即段链式施主机理(CB-D)和段链式受体机理(CB-A)。CB-D机理的典型是过氧化自由基团与抑制剂如酚类,其次是芳香胺类之间的反应。从抑制剂AH中生出来的自由基可以按反应式那样消灭一个过氧化物基团PO2。

2、使用预抗氧剂的高聚物的稳定性

预防性或助抗氧剂可分解氢过氧化物,而不形成自由基中间产物,因此,它们可防止由氢过氧化物分解为自由基是所导致的链的支化。

3、抗氧剂之间的协同作用

一个十分有名的例子就是双肉桂酰基硫代双丙酸脂(DLTDP)或是双硬脂酰基硫代双丙酸脂(DSTDP)与有空间位阻的酚类,在某些高聚物热稳定性方面的应用。另一个有关协同作用的很重要的例子,是在提高聚烯类的熔体稳定性时,见有空间位阻的酚类与亚磷酸脂复合作用。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881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抗氧化剂1010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