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吖啶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2020/10/21 8:45:43

【背景及概述】[1][2]

白血病( leukemia) 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自我更新增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使停滞于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抑制正常造血及对其他器官和组织浸润。急性白血病( AL)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是一组高度异质性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并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征象。近年来,由于治疗方法的改进及对AL 研究的不断深入,AL 的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均得到显著提高,但仍有50%~80%的缓解者可复发,而成为难治性AL。AL 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分型( MICM) 结果和临床特点进行预后危险分层,按照患者的经济能力选择并设计完整的、系统的方案治疗。

安吖啶(amsacrine),化学名为N-[4-(9- 吖啶基氨基)-3- 甲氧基苯基] 甲磺酰胺,其国际非专利名称为Amsacrine,已成为近年来AL的一种有效治疗药物。有研究报道单纯应用AMSA 治疗AL的完全缓解率( CR) 在30%~40%,是广谱抗肿瘤药,1982 年在荷兰上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同时安吖啶对原发性肝癌以及转移入肝的肿瘤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与其他抗肿瘤药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难治性与复发性白血病治疗的有效率。

【适应症】[3]

安吖啶对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有效。对蒽环类和阿糖胞苷产生耐药的患者无明显交叉耐药性,部分患者仍有效。

【规格】[3]

注射剂:1.5ml∶75mg

【用法用量】[3]

急性白血病:按体表面积一次75mg/m2,一日1次,静脉注射或滴注,连用7天,耐受剂量是150mg/m2。

实体瘤:按体表面积一次75~120 mg/m2,3~4周一次。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3]

安吖啶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作用机理类似蒽环类药物。安吖啶和DNA结合,对腺嘌呤、胸腺嘧啶碱基对的配对有影响。主要抑制DNA合成,对S和G2期细胞抑制作用较明显,对RNA的合成影响较小。

【药代动力学】[3]

安吖啶口服吸收较差,通常经静脉给药。在肝脏内代谢,经胆汁排泄。对血脑脊液屏障的渗透性差,脑脊液含量不到血中浓度的20%。

【不良反应】[3]

1、主要是骨髓抑制,为剂量限制性毒性。当给药量达到90~120 mg/m2,即可出现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

2、常见胃肠道反应,与剂量有关。常出现低~中度恶心、呕吐。当总剂量达到750 mg/m2或更高时,容易发生粘膜炎;

3、心、肝、神经毒性较轻,个别患者可出现室性心率不齐。较少出现过敏反应和癫痫发作,常伴有脱发。

【注意事项】[3]

1. 对骨髓抑制及心、肝、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应慎用或适当减少剂量;

2、为避免静脉炎,应将每次剂量稀释到150ml以上的溶液中,缓慢静滴。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3]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本品。

【儿童用药】[3]

儿童用药无特殊要求。剂量应按体表面积调整。

【老年用药】[3]

老年患者用药无特殊要求。剂量应适当降低。

【合成】[2]

以2- 甲氧基-4- 硝基苯胺为原料,与9- 氯吖啶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3- 甲氧基-4-(9- 吖啶基氨基) 硝基苯(2),经氢气还原得3- 甲氧基-4-(9- 吖啶基氨基) 苯胺(3)、然后甲磺酰化得1。制备过程中采用廉价易得的氯化亚锡(4 eq) 在浓盐酸中进行还原反应,收率高达78%,且反应时间较短,反应后处理简便。制备1 时,以二氯甲烷作溶剂,三乙胺为缚酸剂分别替换文献中的苯和吡啶,反应条件温和,处理过程简单。本工艺方法所用试剂价廉易得,对环境污染较小,操作简便,反应时间较短,总收率达39%:

【主要参考资料】

[1] 郭子文; 许晓军. 安吖啶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17: 3390-3391.

[2] 陈冰, 高凡, 冬海洋, 王建红, & 赵文善. (2015). 安吖啶的合成.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46(9), 950-951.

[3] 安吖啶注射液说明书.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文章中涉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阅读量:738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安吖啶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