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oc-2-氨甲基吡咯烷的应用

2021/12/15 9:37:41

背景及概述[1]

1-Boc-2-氨甲基吡咯烷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可用于制备吲哚胺-2,3-双加氧酶抑制剂和BTK的抑制剂。

应用[1-2]

应用一、

1-Boc-2-氨甲基吡咯烷可用于制备具有下述结构的噁二唑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可用于治疗或预防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抑制剂相关疾病。

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是一种存在于细胞内的含亚铁血红素的单体酶,其由403个氨基酸组成。1967年Hayaishi小组首次发现该酶,它是色氨酸的犬尿氨酸代谢途径的限速酶,在色氨酸代谢中催化吲哚环上的2,3位双键的氧化分解。IDO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肝外的多种组织中,是肝外唯一可以催化色氨酸分解代谢的限速酶。现有研究表明某些肿瘤组织细胞会过表达IDO,耗竭肿瘤微环境中的色氨酸,从而介导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使肿瘤细胞无法被免疫系统正常的识别和清除。

应用二、

1-Boc-2-氨甲基吡咯烷可用于制备具有下述结构的氨基-吡咯并嘧啶酮化合物。该类化合物是一种小分子抑制剂的BTK的抑制剂。

BTK是酪氨酸激酶的Tec家族的成员并且在调节早期B细胞发育和成熟B细胞激活和存活中起重要作用(Hunter,Cell,1987 50,823-829)。在多种受体(例如生长因子、B细胞抗原、趋化因子和天然免疫受体)的下游发挥功能,BTK引发众多细胞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存活、分化、活动性、血管生成、细胞因子产生和抗原呈递。BTK缺陷小鼠模型已显示BTK在变应性病症和/或自身免疫疾病和/或炎性疾病中起的作用。

使用小分子抑制剂的BTK的抑制具有潜力成为用于免疫病症、癌症、心血管疾病、病毒感染、炎症、代谢/内分泌功能紊乱和神经障碍的治疗。因此,仍存在对于有效的BTK的小分子抑制剂的显著需要。

参考文献

[1] [中国发明] CN201810301702.1 一类噁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2] [中国发明] CN201780065582.3 氨基-吡咯并嘧啶酮化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104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1-Boc-2-氨甲基吡咯烷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