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拉莫德——类风湿关节炎药

2023/11/28 14:15:13 作者:云霄

艾拉莫德属于甲磺酰苯胺类化合物,是一种小分子DMARDs,于2011年在我国上市,并写入《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在2017年纳入国家医保。

艾拉莫德

作用机制

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还不完全明确,现在的证据,显示其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抗炎作用——艾拉莫德可以通过抑制IL-6、IL-17、TNF-α、NFkB等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艾拉莫德可以提高ACR20反应率,降低IgG、IgM和IgA水平,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骨保护作用——艾拉莫德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生成和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改善患病关节的骨代谢,发挥骨保护作用。

有效性

艾拉莫德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是得到临床证实的。我国曾经做过艾拉莫德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多数患者经艾拉莫德治疗6周后开始起效,到12周时疗效明显,而且用药12周、18周和24周观察显示治疗组的疗效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

安全性

艾拉莫德不属于“细胞毒药物”,也不算是“免疫抑制剂”,对患者的正常免疫影响较小,相对更安全。

艾拉莫德引起感染和肝功能异常的风险比甲氨蝶呤和来氟米特小,存在这些问题的患者更适用。

副作用

与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这些“细胞毒药物”相比,不影响正常免疫的艾拉莫德相对更安全。有研究显示,在艾拉莫德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类风湿期间,与艾拉莫德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0.7%。但相对安全不等于绝对安全,艾拉莫德的一些不良反应仍然要重视。

艾拉莫德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曾经合并慢性肝炎、曾出现肝酶升高的患者仍要谨慎使用。如果用药后基础肝酶超过正常值2~3倍以上,先进行保肝治疗,用药期间仍要监测肝功能。

艾拉莫德含有少量非甾类基团,可能导致消化道不适,出现胃酸、胃胀、胃痛、恶心、纳差、腹胀等症状。

可影响血液系统,导致可逆性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下降等,用药期间应监测血常规。

不良反应还包括口腔炎、皮疹或皮肤瘙痒、头晕头痛、精神不佳、月经不调等。

可能危害胎儿,因此妊娠期妇女及治疗期有生育要求的妇女禁用。

严重肝病患者、消化道溃疡或既往史者、过敏既往史者禁用。

艾拉莫德不可与华法林、西咪替丁、苯巴比妥联用,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可增加胃肠道反应风险,需谨慎。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242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艾拉莫德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