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嘧达莫可以降低尿蛋白吗,机制是什么?

2024/5/16 13:19:09 作者:云霄

双嘧达莫是一种非硝酸酯类冠状动脉扩张剂,具有扩张冠脉、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和保护血管皮内细胞等作用。此外,它还可以抑制血小板摄取腺苷,而腺苷是一种重要的血管活性物质,可以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因此双嘧达莫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液凝固,从而达到(抗聚)抗凝的效果。在肾病的治疗中,双嘧达莫通常被用于预防血栓的形成和预防血液凝固。

双嘧达莫

降低尿蛋白的潜能

文献[1,2]提及到双嘧达莫在抗聚的基础上还有降低尿蛋白的效果,但是仍需要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来证实。

双嘧达莫降低尿蛋白的机制可能如下:血小板可能导致化学介质通过血小板补体免疫复合物系统起作用,并因此参与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或尿蛋白的发生。双嘧达莫类似于吲哚美辛和阿司匹林,在许多方面有相似的特性。因此,它具有与这些药物相似的快速起效的显著抗血小板作用。这些药物共同的重要药理特性是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抑制由胶原蛋白、免疫复合物等引起的血小板化学介质的释放。因此,该药物产生降低尿蛋白的效果可能是通过阻止血小板聚集,从而阻止血管活性胺的释放。

实验证据表明,血小板是组胺和血清素的储存细胞,并且表明,通过聚集或粘附到受伤的内皮细胞上的免疫复合物或胶原蛋白上,血小板会导致化学介质的释放、促进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增加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从而促进肾炎的发生,进而导致尿蛋白的发生。双嘧达莫似乎阻断了这一系列过程。据说这种人类血小板含有血清素和各种其他化学介质,并且由于有报告指出双嘧达莫在体外有效抑制这些物质,因此推测在人体内也存在类似的机制。然而,还可以支持尿蛋白减少可能归因于与抗血小板聚集有关的其他一些复杂机制。

参考文献

[1] Dipyridamole therapy in the nephrotic syndrome. Contrib Nephrol. 1978:9:111-27. doi: 10.1159/000401438.

[2] Dipyridamole and Anticoagulants in Renal Disease due to Glomerular and Vascular Lesions A New Approach to Therapy. doi: 10.5694/j.1326-5377.1970.tb77780.x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18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双嘧达莫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

潘生丁 201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