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代十六烷的毒理安全、用途及检测方法

2025/9/18 10:43:54 作者:曼尼希

简介

溴代十六烷(1-bromohexadecane)在常温下为无色至微黄色透明液体,具有微弱油脂气味;相对密度约1.006gcm⁻³,熔点17–19℃,沸点336℃(760mmHg),折射率nᴅ20≈1.460。文献指出,溴代十六烷几乎不溶于水(<1mgmL⁻¹),但可与甲醇、乙醇、丙酮、正己烷、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任意混溶;其脂溶特性决定其在化妆品基质中易与油脂相共存,给后续分离带来挑战。紫外吸收弱、挥发性低,因此需借助高灵敏度检测器实现痕量分析[1]。

 溴代十六烷的性状

溴代十六烷的性状

毒理安全

溴代十六烷属长链卤代烃,毒理学数据表明其经皮吸收率高,可在皮下脂肪蓄积;进入肝脏后通过CYP450代谢生成活性溴代中间体,与谷胱甘肽耗竭、脂质过氧化相关。论文引用前期研究指出,溴代十六烷对中枢及外周神经具有麻醉样作用,高剂量暴露可致实验动物共济失调、肝小叶坏死;同时表现出明显“三致”潜力——Ames试验阳性、小鼠骨髓微核率升高、大鼠致畸实验出现胚胎毒性。化妆品中若残留溴代十六烷,长期使用可通过角质层渗透并在体内富集,因此各国将其列为高风险杂质,需控制在≤0.1mgkg⁻¹水平[1]。

用途

溴代十六烷在化妆品工业中主要作为合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的烷基化试剂,也用于杀菌剂、去污剂及某些载体油脂的助溶剂。由于反应转化率并非100%,成品原料(鲸蜡酯、羊毛脂衍生物、高碳醇酯等)常含有未反应的游离溴代十六烷。作者对三批香奈儿公司提供的脂溶性化妆品原料进行检测,虽未检出目标物,但指出溴代十六烷一旦存在,将随脂质基质进入配方,最终产品浓度可达μgg⁻¹量级,故需建立专属测定方法以保障消费者安全[1]。

检测方法

仪器部分采用Agilent6890N气相色谱仪配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色谱柱为DB-1石英毛细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60℃保持1min→30℃min⁻¹升至200℃并保持5min→30℃min⁻¹升至250℃并保持5min;进样口220℃,检测器300℃,载气N₂1.5mLmin⁻¹,不分流进样1μL。在此条件下,溴代十六烷峰形对称,保留时间约8.2min,与相邻杂质分离度>1.5。作者比较了GC-FID与GC-MS,发现它们对溴代十六烷的检出限均高于1μgg⁻¹,而ECD对C-Br键具有选择性响应,可将基线噪音降至0.19μgg⁻¹(S/N=3),因此最终选择GC-ECD作为官方监控手段[1]。

参考文献

[1] 于建,郑荣,王枚博,等. 脂溶性化妆品原料中溴代十六烷检测方法的研究 [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6, 7 (07): 2735-2739. DOI:10.19812/j.cnki.jfsq11-5956/ts.2016.07.025.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文章中涉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阅读量:28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溴代十六烷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