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苯基丁二酸中文别名DL-苯基琥珀酸,英文名称DL-Phenylsuccinic acid,是一种化学式为为C10H10O4的有机物。常温常压下,苯基丁二酸性状为灰白色至淡黄色粉末,熔点约为166-168 °C(lit.),沸点则为307.8ºC at 760 mmHg。
制备方法
苯基丁二酸的制备方法主要过程如下:以苯乙酸酯化物和氯乙酸酯化物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时经缩合成苯基丁二酸二酯化物,再经催化水解成苯基丁二酸。该合成工艺反应条件较温和,反应时间短,产能高,后处理简单,反应过程中脱出的甲基叔丁基醚溶剂可循环使用,易于工业化[1]。
应用
热致液晶离聚物共聚酯及其合成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含有磺酸盐基团的热致液晶离聚物β成核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将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与联苯二氧己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混合并加热搅拌反应;再加入苯基丁二酸,加热后抽真空继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得到目标物质。该材料采用该含有磺酸盐基团的热致液晶离聚物β成核剂改性聚丙烯,提高了聚丙烯基体中β晶的含量,使得液晶离聚物在低分子量的情况下也能形成稳定的成核中心[2]。
除了上述在液晶材料领域的应用,苯基丁二酸和己二酸组成的有机酸与松香树脂,卤素活性剂,触变剂和固化剂等物质按照一定比例复配可以合成一种有铅锡膏助焊剂。该助焊剂使用了具有较佳的结构相容性的卤素活性剂,有机酸和固化剂,可以与有铅锡粉形成扩展率较佳,润湿时间相对较短,无烟味的锡膏,可有效地解决中等至严重氧化的喷锡板或镀镍板的焊接,减少拒焊,立碑等问题[3]。
有关研究
热致液晶高分子因其具有的高模量高强度优点近年来收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芳香液晶共聚酯具有较高的相转变温度,不利于加工成型,因此降低其相转变温度具有很大的意义。一般来说,现在降低相转变温度方法主要有引入取代基团、引入异种刚性成分、“侧步”结构、柔性链段或扭结成分等,目前的研究工作较少关注到柔性链上侧基对其液晶相转变的影响。因此,研究人员用联苯二氧己醇(BHBBP)与不同取代丁二酸(丁二酸,甲基丁二酸,苯基丁二酸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丁二酸)进行共聚,制备了一系列柔性链上含不同取代基的液晶高分子,对其相转变进行了研究。
DSC结果表明,随着侧基的增大,液晶高分子的Tm和Ti呈现先降低再略微升高的趋势,侧基的引入还拓宽了其液晶相区间。POM结果表明其不同侧基的共聚酯表现为近晶相织构,XRD结果进一步证明液晶聚酯为近晶型液晶,其层间距随着侧基的增大而增大[4]。
参考文献
[1]陆惠懿,李德峰,承龙,等.一种制备苯基丁二酸的方法:CN201510739206.0[P].
[2]杨荣,李锦春,丁律,等.一种含有磺酸盐基团的热致液晶离聚物β成核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N201711133961.X[P].
[3]周治中.一种有铅锡膏助焊剂及其制备方法与锡膏:CN201911030088.0[P].
[4]杨荣,等.柔性链含不同侧基的液晶高分子的合成及性能表征[C]//2012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