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
十五氟辛酸甲酯又名全氟辛酸甲酯,分子式为C9H3F15O2,分子量为428.1。常温常压下,十五氟辛酸甲酯表现为无色油状液体,微溶于氯仿、甲醇等有机溶剂。关于该物质,实验测得其沸点为159-160°C(lit.),闪点为150°F。因此,在储存与运输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高温与明火。

应用
分析检测领域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可靠的气相色谱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全氟辛酸的分析方法。样品破碎后经甲醇提取,用碳基固体酸作衍生化试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作为除水剂,将提取的全氟辛酸转化成十五氟辛酸甲酯,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该分析过程中,十五氟辛酸甲酯是测定的关键物质。大量实验也表明,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9 5,在1.0,10.0及100.0 mg·L-1添加浓度水平下,全氟辛酸回收率为93.7%~108.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具有重现性好,准确性高的优点,可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中全氟辛酸含量的检测[1]。
十五氟辛酸甲酯水解物质全氟辛酸在精细化工领域也有重要应用,例如合成一种防变色透明隔热纳米玻璃涂料。全氟辛酸与纳米氧化锡锑,水性聚氨酯树脂,N,N'-二甲基甲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异氰酸酯等物质按照一定比例复配,通过使用BiFeO纳米纤维,硫酸氧钛,HfB进行混合改性制备目标材料。其中,BiFeO纳米纤维,HfB能够提高涂膜的强度和耐刮擦性,而且能够消除有害电磁波;硫酸氧钛能够防止涂料变色,影响美观和透光性[2]。
有关研究
面对日益频发的原油泄漏事故,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的可切换润湿性材料从众多油水分离材料中脱颖而出。依据当前的研究现状,研究人员以廉价易得的矿物颗粒为原材料,通过引入具有pH响应官能团的聚合物进行选择性修饰,制备出多功能可切换润湿性材料。其中部分研究内容如下:以微米级水镁石和纳米级二氧化钛为原材料,通过十五氟辛酸甲酯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改性修饰,最终制备出多功能可切换润湿性材料。不同于之前报道的pH响应材料,该材料的润湿性可以在超双疏和超亲水/超疏油之间进行可逆切换,由此可以通过酸和碱的交替处理实现油和水的可控分离。此外,这种材料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基底上,改性材料在600目砂纸上磨损140 cm后仍展现出优异的超双疏性。并且经过72 h的水滴冲击测试后,材料仍能保持良好的拒油拒水性能。此外,具有耐火涂层的改性织物即使受到蜡烛外焰的灼烧也不会被点燃[3]。
参考文献
[1]魏琳琳.柱前衍生-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全氟辛酸[J].包装与食品机械, 2019, v.37;No.192(04):63+75-78.DOI:CNKI:SUN:BZSJ.0.2019-04-016.
[2]程言俊.一种防变色透明隔热纳米玻璃涂料及其制备方法:CN201610273403.2[P].
[3]周亦晨.基于矿物制备的多功能可切换润湿性材料的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