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氨基酚的应用

2019/9/12 9:18:34

背景及概述[1][2]

乙酰氨基酚(4-羟基乙酰苯胺)为白色结晶或结晶粉末,无臭,味微苦,熔点168~172℃。对乙酰氢基酚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效果与非那西丁相仿,其解热作用较阿司匹林持久且刺激性小,很少有过敏反应。由于许多国家限制或禁止使用非那西丁,乙酰氨基酚的应用量增加。乙酰氨基酚还可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用于合成贝诺酯等药物,也可用作过氧化氢稳定剂。

目前,乙酰氨基酚已成为国际医药市场上头号解热镇痛药,也是我国原料药中产量的品种之一。目前国内以对硝基氯苯水解得到对硝基酚,经铁屑还原制得对氨基酚,用醋酐酰化获得乙酰氨基酚。虽然技术成熟,工艺简单,但产品收率低,质量较差,毒性大,成本高。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酚含胺的铁泥和污水,严重污染环境。

理化性质[1]

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乙酰氨基酚)又称为扑热息痛,属于非那西丁的活性代谢产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是目前较为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在治疗剂量内疗效安全可靠,但是当治疗剂量过度时,则可以引起严重的以肝小叶中央纤维化为特点的急性肝功能衰竭,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死亡。近年来,乙酰氨基酚引起的急性肝衰竭已成为由急性肝衰竭导致死亡的最常见因素。过量或长期服用乙酰氨基酚可引起肝细胞损伤、淤胆型肝炎,严重者可引起肝性昏迷甚至死亡。目前乙酰氨基酚引起肝细胞损伤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中毒的临床表现[3]

在过度摄入乙酰氨基酚之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分为几个不同的临床阶段。

第1阶段:乙酰氨基酚过度摄入24h内的特征在于非特性胃肠刺激,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厌食、嗜睡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早期消退且并不需要专业医疗护理,但这种情况下通常可能出现误诊。

第2阶段:乙酰氨基酚过度摄入后的24~72h为潜伏阶段。这期间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阳性体征,表现良好,但亚临床和生化指标显示开始出现肝毒性。肾毒性和少尿可能在这个阶段进一步发展。

第3阶段:乙酰氨基酚过度摄入后的72~96h形成肝损伤阶段,这一阶段出现明显肝细胞坏死,肝细胞死亡多发生在这段时间。阳性体征和症状根据肝损伤的严重程度而变化,如果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可减少肝细胞的死亡。

第4阶段:乙酰氨基酚过度摄入后4d至2周内,约70%的患者在急性肝衰竭后存活并进入恢复期。大多数患者在7d内可完全恢复,严重的患者恢复可能稍慢,但最终仍可出现预期的功能性恢复。

代谢过程

外源产物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在肝脏内进行代谢。在第1阶段代谢期间,极性基团通过被氧化、还原或水解的方式整合到反应分子中。这些反应由混合性功能氧化酶(CYP)的细胞色素P450系统进行催化。在第2阶段代谢期间,分子通过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磺基转移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葡糖醛酸、硫酸盐或谷胱甘肽(GSH)结合。这些酶催化的代谢产物通常无毒或毒性较低,且可以直接经肾脏或消化道排出体外。

制备[2]

方法一:

以苯酚为原料,经乙酰化、Fries重排、肟化、Beckmann重排合成乙酰氨基酚,收率分别为82%,68.6%,92.5%,50.5%。流程见图:

优点:原料易得,价格低廉,污染较小;缺点:反应步骤多,原料、试剂品种多,致后处理繁琐,总收率太低。

方法二:

在有浓硫酸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条件下,以Pd/C为催化剂,将硝基苯催化氢化为对氨基酚。对氨基酚不经分离,直接乙酰化合成乙酰氨基酚,收率64.3%。流程见图:

优点:流程短,原料易得,三废相对较少,从起始原料硝基苯到终产物可采用“一锅煮”法,收率尚可;缺点:原料硝基苯为易燃易爆液体,毒性大。浓硫酸随原料进入反应系统后与钯反应,使Pd/C催化剂失活,工艺不稳定,且提取时用的苯胺溶液易燃,有腐蚀性,属高毒化学品,可污染水体。

主要参考资料

[1] 王静, 王华丽, & 臧恒昌. (2010). 对乙酰氨基酚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食品与药品, 12(9), 354-356.

[2] 曾红, & 周秋贵. (2013). 对乙酰氨基酚合成工艺研究. 广东化工, 40(18), 30-31.

[3] 房新连, & 杨延方. (2008). 对乙酰氨基酚合成法的探索. 黑龙江科技信息(8), 178-178.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99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