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乙酰胺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 氟乙酰胺 |
---|---|
中文同义词 | 氟素儿;2-氟乙酰胺;敌蚜胺;氟乙酰胺;氟代乙酰胺;2-氟异酰胺;敌蚜胺(氟乙酰胺)检测标样(5.0 MG/ML 溶剂为乙腈);丙酮中氟乙酰胺溶液,100ΜG/ML |
英文名称 | FLUOROACETAMIDE |
英文同义词 | Fluorakil 100;FLUORAKIL 100(R);FLUORACETAMIDE;FLUOROACETAMIDE;FUSSOL(R);COMPOUND 1081(R);FLUOROACETAMIDE PESTANAL, 100 MG;FLUORACETAMID |
CAS号 | 640-19-7 |
分子式 | C2H4FNO |
分子量 | 77.06 |
EINECS号 | 211-363-1 |
相关类别 | 标准品;Amides;Carbonyl Compounds;Organic Building Blocks |
Mol文件 | 640-19-7.mol |
结构式 | ![]() |
氟乙酰胺 性质
熔点 | 106-108 °C(lit.) |
---|---|
沸点 | 259.0±10.0 °C(Predicted) |
密度 | 1.1170 (estimate) |
溶解度 | 可溶于DMSO(水中的溶解度为)、甲醇(微量) |
形态 | 固体 |
酸度系数(pKa) | 14.60±0.40(Predicted) |
颜色 | 灰白色至浅米色 |
Merck | 13,4193 |
BRN | 1739054 |
稳定性 | 稳定的。 |
CAS 数据库 | 640-19-7(CAS DataBase Reference) |
EPA化学物质信息 | Fluoroacetamide (640-19-7) |
化学性质
白色针状结晶。熔点107-109℃。易溶于水,丙酮,难溶于氯仿,加热能升华,高于170℃时易分解。用途
氟乙酰胺用于防治棉花,大豆,高梁,小麦,苹果等蚜虫,柑桔介壳虫及森林螨类等效果很好,尤其对棉花抗性蚜虫特别有效。也用作杀鼠剂。氟乙酰胺对消化道粘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口服中毒除出现消化道症状外,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烦燥不安,肌肉震颤,反复发作的全身阵发性和强直性抽搐,部分患者出现精神障碍,该药易损害心肌。我国从1982年6月5日起禁止使用含氟乙酰胺的农药和杀鼠剂,并停止其登记。我国早在1976年就已明令停止生产,1982年,农牧渔业部,卫生部颁发的《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中明文规定:不许把氟乙酰胺做为灭鼠药销售和使用。生产方法
由氯乙酰胺氟化而得。氟化反应可在二甲苯,四氯乙烯等溶剂中进行;也可采用干法(无溶剂法),即干燥的氯乙酰胺和氟化剂KF加热反应。干法较简便,没有防爆要求,收率也较溶剂法高。将干燥的氟化钾和氯乙酰胺按1.5:1(摩尔比)放入球磨机球磨半小时,把此混料放入预热好的卧式氟化釜,减压下加热反应,得含量为95%的氟乙酰胺,收率72-75%。类别
农药毒性分级
剧毒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 LD50: 5.75 毫克/公斤; 口服-小鼠 LD50: 25 毫克/公斤可燃性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遇热或酸分解有毒氟化物和氮氧化物气体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氧化剂、酸类、食品添加剂分开存放灭火剂
水、砂土、二氧化碳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 T+,T,Xi |
---|---|
危险类别码 | 24-28 |
安全说明 | 36/37-45 |
危险品运输编号 | UN 2811 6.1/PG 2 |
WGK Germany | 2 |
RTECS号 | AC1225000 |
Hazard Note | Highly Toxic/Irritant |
危险等级 | 6.1(a) |
包装类别 | I |
海关编码 | 29241200 |
毒害物质数据 | 640-19-7(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
毒性 | LD50 i.p. in mice: 85 mg/kg (Matsumura, O'Brien) |
提供商 | 语言 |
---|---|
中文
|
|
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