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引气剂是一种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的外加剂,其性质和用途具体如下:
一、引气剂的性质
化学成分与形态
引气剂多为憎水性表面活性剂,常见类型包括松香树脂类(如松香热聚物、松香皂)、烷基苯磺酸盐类、脂肪醇磺酸盐类、皂苷类(如三萜皂甙)以及蛋白质盐、石油磺酸盐等。产品形态通常为棕褐色粉末或棕红色液体,固形物含量29%~50%,pH值5~11。
作用机理
基于表面活性剂的稳泡特性,引气剂在混凝土搅拌时形成直径0.02~0.2mm的微气泡。这些气泡均匀分布于混凝土内部,形成封闭结构,有效减少混凝土的有效受力面积,但同时通过优化孔隙结构提升性能。
掺量与溶解性
常用掺量为水泥重量的0.4‱~1.5‱(即每吨水泥掺入40~150克),需根据工程需求调整。产品水溶性好,可配制溶液使用,但需充分溶解以确保效果。
二、引气剂的核心用途
改善混凝土工作性
提升耐久性
抗冻性:微气泡缓解冻胀压力,防止混凝土因冻融循环开裂。试验表明,引气剂可使混凝土抗冻融循环次数达200~300次。
抗渗性:封闭气泡阻断水分渗透路径,提高抗渗等级,适用于水池、水工结构等防水工程。
耐化学侵蚀:减少有害物质渗透,增强抗硫酸盐侵蚀、抗盐渍性及抗碱集料反应能力。
适应特殊工程需求
调节混凝土性能
三、使用注意事项
掺量控制
施工工艺
应用限制
四、典型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