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纯碱市场行情呈现短期利多修复与中长期过剩压力并存的局面,供应端因装置检修出现阶段性收缩,但高库存和需求疲软制约价格上行空间;投产方面,阿拉善天然碱项目二期280万吨产能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年底达产,低成本产能扩张将加剧行业过剩压力。
一、市场行情分析
短期利多因素
供应收缩:11月初,江苏德邦、宁夏日盛、中天碱业等企业因装置检修减量生产,预计影响供应持续1-10天。截至11月6日,国内纯碱周度产量降至74.69万吨,环比下降1.41%,其中轻质碱、重质碱产量同步收缩。
成本支撑:煤炭价格上涨带动纯碱生产成本抬升,但现货价格跟涨动能不足,企业利润持续收缩,氨碱法及联碱法毛利双双收窄。
情绪驱动:11月3日,沙河地区四条燃煤玻璃产线计划冷修的消息刺激市场情绪,推动纯碱价格触底回升,周线震荡收跌1.22%后呈现“先抑后扬”态势。
中长期压力
高库存:截至11月6日,国内纯碱厂家总库存达171.42万吨,同比居于近五年同期高位,轻质碱库存环比减少0.10万吨,重质碱库存环比增加1.32万吨。
需求疲软:浮法玻璃行业冷修增加,4条沙河地区燃煤产线集中停产,日熔量从10月31日的16.13万吨跌至11月6日的15.9万吨;光伏玻璃在产产能下行1.3%至88130吨/日,但后续仍有产线引头子、冷修、点火计划,实际供给端呈上行趋势。
产能过剩:阿拉善天然碱项目二期280万吨产能进入收尾阶段,预计2025年底前达产,低成本产能扩张将降低行业供应端弹性,中长期过剩压力显著。
二、投产情况分析
新增产能进展
未来产能趋势
三、后市展望
价格走势:短期来看,装置检修带来的供应收缩与成本端支撑形成阶段性利多,或推动价格震荡修复,但高库存、弱需求及中长期新增产能压力未根本缓解,难以扭转低位运行格局。日线级别需重点关注能否突破MA20一线压力,突破未果则仍有回落风险。
行业趋势:纯碱行业将逐步走向以天然碱为主导的新时代,天然碱产能扩张引领行业变革,落后产能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企业需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能布局、拓展市场需求等方式应对供需矛盾,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行业长期发展仍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