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构上看,它是由两个主要部分通过一个稳定的化学键(通常是一个酰胺键或硫醚键)连接而成:
CY5:一种含有吲哚环和多次甲基链的合成荧光染料。
野马追内酯B:一种从植物中分离的、具有特定双环骨架的天然内酯化合物。
物理名称与特性:
在物理描述上,这类偶联物通常是一种固态粉末,颜色因其含有Cy5而呈深蓝色或墨绿色。
它易溶于二甲基亚砜,也可能溶于其他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等,但在水中的溶解度通常较差。
其核心物理特性是强烈的近红外荧光。当被特定波长的红光激发时,它会发射出更长波长的近红外光。
野马追内酯B的制备来源
野马追内酯B并非通过简单的化学合成得来,它的制备是一个从天然来源到纯化鉴定的多步骤过程。“野马追内酯B”本身是从植物“野马追”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并非通过人工化学合成制备。
其制备路线大致如下:
植物原料采集与处理:
首先,采集菊科植物野马追的全草。
将其清洗、干燥,并粉碎成粗粉,以增加提取时的接触面积。
溶剂提取:
使用中等极性的有机溶剂(例如乙醇或甲醇)对植物粉末进行反复浸提或加热回流提取。
此步骤的目的是将植物中的大部分有机成分,包括野马追内酯B,溶解到溶剂中,得到粗提物。
初步分离:
将得到的粗提物通过减压浓缩 回收溶剂,得到粘稠的浸膏。
然后利用液-液萃取法,根据极性的不同,将浸膏中的成分初步分离,野马追内酯B通常会富集在某一极性段。
精细纯化: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采用柱层析技术,常用的固定相包括硅胶或反相硅胶。
通过精确控制洗脱剂的极性和比例,将复杂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分开。野马追内酯B会根据其独特的极性和化学性质,在特定的洗脱部位流出。
此过程通常需要经过多次、不同条件的柱层析反复纯化,才能逐步提高其纯度。
鉴定与确认:
最终得到的纯品需要通过一系列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以确认其为野马追内酯B。这些技术包括:
核磁共振谱:用于确定碳原子和氢原子的连接方式和空间环境。
质谱:用于确定其精确分子量。
红外光谱等。
总结来说:
“CY5-野马追内酯B”是野马追内酯B(一种从野马追植物中分离的天然内酯)与花菁5(一种合成荧光染料)通过化学方法连接而成的偶联物。其制备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野马追内酯B来源于植物的提取与纯化,而最终的标记产物则是通过将纯化后的野马追内酯B与Cy5染料在适当的化学反应条件下连接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