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Box 配体作为一类重要的手性配体,其分子结构特征为吡啶环侧接两个噁唑啉基团,该类配体于1989年由Nishiyama首次成功合成,在不对称催化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PyBox配体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催化反应体系,涵盖环丙烷化反应、Aldol 反应、Diels-Alder反应、Friedel-Crafts反应、Mannich反应、Michael反应、Strecker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环加成反应、交叉偶联反应以及炔丙基取代反应等。近期,美国普渡大学Christopher Uyeda团队通过钴催化的1,1-二氯乙烯与手性二级烯丙醇的还原偶联反应,成功实现了利用不对称催化手段精准控制无手性烯烃产物的E/Z几何构型。其反应机制为:经PyBox配体修饰的钴催化剂首先对烯丙醇的面选择性加成过程进行调控,随后通过反式选择性β-羟基消除反应最终决定烯烃产物的E/Z构型。值得注意的是,利用PyBox配体的一对对映体,可分别实现烯烃E构型与Z构型的高选择性合成。

条件筛选

底物拓展(一)

底物拓展(二)
该反应中使用PyBox配体具有以下亮点:
1. 精准“立体开关”,调控E/Z构型:PyBox配体手性可切换,(S,S)-L1使产物E/Z达13:1,(R,R)-L1逆转为1:13,无需改反应条件即可实现立体发散合成,是E/Z选择性的核心控制因素。
2. 三齿螯合,稳定催化体系:通过吡啶与双噁唑啉三齿配位钴中心,避免催化剂解离,保障多步反应循环完整。
3. 适配机理,促进β-羟基消除:适度电子效应调控钴中心Lewis酸性,辅助反式β-羟基消除,DFT显示该步能垒仅0.7 kcal/mol,避免选择性下降。
4. 广谱兼容,拓展应用:适配芳基/杂芳基底物及天然产物烯丙醇,耐受硼酸酯等官能团,且不干扰烯基锌中间体功能化(如氘代、碘化)。
为助力相关研究,安徽凯泰莱铂已上架6种PyBox配体,支持定制合成服务,竭诚欢迎各界垂询合作!
文献详情
作者:Mingxin Liu, Vibha V. Kanale, and Christopher Uyeda*
题目:Application of Asymmetric Catalysis in the E/Z‑Stereodivergent Synthesis of Alkenes
DOI:10.1021/jacs.5c15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