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酚的分析测定
姜酚(姜辣素)的分析测定-上禾生物
姜酚类结构中都有C3-羰基和C5-羟基,使得姜酚的化学性质极不稳定,在酸性条件下,C-4的活泼氢极易与C-5的羟基一起脱水形成姜烯酚;在加热或碱性条件下,C-4和C-5间的碳碳键断裂形成姜酮和相应的醛(图 3)。姜酚在姜中的量较少,稳定性差,对于提取分离工作加大了难度。姜酚(姜辣素)的分析测定-上禾生物
王丽等利用HPLC测定母姜与子姜中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的量,采用InertsilODS-SP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分析,二元线性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在280 nm波长下检测,结果显示母姜与子姜中6-姜酚量分别为3.061 4、1.775 2 mg/g,8-姜酚量分别为0.966 0 、0.782 1 mg/g,10-姜酚量分别为0.751 4、0.478 0 mg/g。陈燕等以辣椒碱作外标,用C18色谱柱,水-乙腈作流动相梯度洗脱,使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D),采用程序加温方式,用HPLC测定了姜油树脂中以姜酚和姜烯酚为代表的姜辣素,此法无须纯品标样,但所测结果是姜酚总量。张雪红等采用HPLC法,使用6-姜酚对照品,用Bondpak C18色谱柱,以甲醇-水-冰乙酸(35∶64∶1)溶液为流动相,在体积流量1.0 mL/min下,用标准曲线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了姜中的6-姜酚。曲翔等以6-姜酚肟为内标测定姜及其制品中6-姜酚的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系统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表明,6-姜酚在10.55~2 700 μg/mL,6-姜酚肟在10.43~2 670 μg/mL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3和0.999 8。6-姜酚的检测限为2.12 μg/mL,6-姜酚肟的检测限为2.09 μg/mL。6-姜酚对6-姜酚肟的相对校正因子为1.285,相对保留时间为1.782,RSD<2.4%,用内标法和外标法测定的结果无显著差异,测得生姜、干姜和姜酒中6-姜酚量分别为1.86、3.04、0.115 mg/g。王维皓等以自制6-姜酚为对照品,用Alltech C18色谱柱,以乙腈-甲醇-水(43∶5∶52)作流动相,在280 nm波长处,采用程序加温方式,用HPLC标准曲线法测得生姜中6-姜酚的量在1.35~2.87 mg/g。姜酚(姜辣素)的分析测定-上禾生物
上禾生物--专业的标准化植物提取物生产企业
手机或微信: 18374838656 13657416805 13548561509
电话:0731-84213302
网站: www.staherb.com www.staherb.cn
植物提取物行业网站:http://www.chinaplantextract.com/ https://natural-ingredient.net/

采用HPLC可在常温下测定,能限度地减少误差,然而,姜酚色谱峰以及内标都需要姜酚对照品,是其限制性因素。另外,对姜酚的测定方法还有气相色谱与质谱(GC-MS)联用法、HPLC-MS联用法和HPLC与紫外光谱(HPLC-UV)联用法。姜酚(姜辣素)的分析测定-上禾生物
免 责 申 明:
上禾生物是一家专业的标准化植物提取物生产企业。
平台所发布的资讯为科研资料,仅可做行业知识参考,不对其准确性及完整性做保证。任何信息所产生风险,应自行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禾生物所生产的植物提取物系列产品,仅提供给相关企业,外贸,学校或研发机构,不面向个人客户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