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舒替尼的合成工艺与副作用

2024/3/11 11:05:47 作者:谷雨

伯舒替尼是一种强效的蛋白激酶(Src-Abl)抑制剂,既能抑制多种人肿瘤细胞中Src蛋白的自主磷酸化,也能抑制Src和Abl底物的磷酸化过程。该药由美国辉瑞(Pfizer)旗下的惠氏(Wyeth)制药公司开发,于2012年9月在美国首次上市,被批准用于对既往治疗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费城染色体呈阳性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成年患者的治疗,商品名为Bosulif。

伯舒替尼

作用机制

伯舒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抑制BCR/ABL和Src家族激酶。第一代TKI伊马替尼目前仍然是一线标准治疗药物,博舒替尼、达沙替尼和尼洛替尼是第二代TKI,普纳替尼为第三代TKI,这些药物都可通过占据BCR-ABL蛋白结合ATP的位点,抑制该酶的活性。

适应症

伯舒替尼于2012年9月4日获FDA批准上市,用于对既往治疗(如伊马替尼)耐药的费城染色体阳性(Ph+)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

副作用

常见不良反应(≥20%)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皮疹,丙氨酸海基转移酶增加,腹痛,天冬氨酸海基转移酶增加,贫血,头痛,疲劳,呕吐,脂肪酶增加,发热呼吸道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关节痛,乏力,食欲下降。

合成工艺

世界专利第WO2005/019201号报道了另一种制备博舒替尼的工艺路线:以2,4-二氯-5-甲氧基苯胺(VIII)苯胺为原料,与腈基乙酸酰化生成N-(2,4-二氯-5-甲氧基苯基)-2-腈基乙酰胺(IXV),中间体(IXV)与苯胺衍生物(IV)缩合生成亚胺缩合物(XV),中间体(XV)与三氯氧磷氯代后再发生成环反应得到4-氨基取代-3-喹啉甲腈衍生物(XVI),(XVI)再经过侧链R1和R2的官能团转换制得博舒替尼(I)。此合成路线是将缩合和取代反应合二为一,简化了反应步骤,但由于氯化成环反应必须使用三氯氧磷等氯化剂,对于环境影响仍然较大。

伯舒替尼的合成路线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29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伯舒替尼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