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患者不应使用羟乙基淀粉?

2020/10/21 8:46:02

羟乙基淀粉可用于快速补充血容量,但其对肾功能的损伤、对凝血功能的不良影响和在危重患者预后方面的副作用令人关注。2012年欧洲重症医学会胶体液复苏共识建议人工胶体液不能用于危重患者。2013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对羟乙基淀粉进行了黑框警告,并建议脓毒症患者、合并肾脏疾病和严重肝病等危重患者不能使用羟乙基淀粉液;使用羟乙基淀粉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肝、肾和凝血功能。本文回顾近期有关羟乙基淀粉临床研究的新进展。

1.脓毒症

2012年美国危重病学会发布的脓毒症指南中建议羟乙基淀粉不能用于脓毒症患者的液体复苏。近年来的研究进一步佐证了以上观点。2014年的一项包含4624例脓毒症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与输注晶体液相比,输注羟乙基淀粉增加了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和对肾脏替代治疗的需求,增加了红细胞输注量,增加90d病死率。其他的一些研究也证实了羟乙基淀粉对脓毒症患者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的不良影响。Wittbrodt等的一项长期随访研究还发现,与输注乳酸林格液相比,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2)降低了脓毒症患者14个月后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但并没有增加瘙痒的发生率。

多数研究认为与晶体液或白蛋白相比,羟乙基淀粉增加了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少数研究认为与其他液体相比,羟乙基淀粉(130/0.40或130/0.42)没有增加脓毒症患者的短期和长期病死率,但也没有对该人群的预后带来益处。输注人工胶体液的脓毒症患者为何病死率会增高呢?Müller等的研究推测,与羟乙基淀粉在肾的沉积、AKI、凝血功能的损伤、出血增加有关系。
羟乙基淀粉易沉积在肾组织,尤其是近端小管,导致上皮细胞渗透压的改变,引起上皮细胞的坏死。这种损伤与剂量相关,跟分子的大小关系不大。同时羟乙基淀粉能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的增高会降低肾小球滤过率。感染是AKI的诱因之一,当脓毒症与羟乙基淀粉同时存在时,AKI的发生率也将大大增加。2012年欧洲重症医学会胶体液复苏共识建议在严重脓毒症的患者中使用白蛋白。

2.创伤

2014年的一项研究将创伤患者分成锐伤和钝挫伤两组,两组分别随机输注羟乙基淀粉(450/0.7)或晶体液0.5~1.0L用于初始复苏。结果发现在顿挫伤患者中羟乙基淀粉增加了AKI发生率和病死率;而锐器伤患者中无论是否输注羟乙基淀粉,AKI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无明显差异。为何会出现这种差异呢?文中提到钝挫伤时会释放大量的肾毒性代谢产物(如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引起IL-6和IL-8的释放,同时钝挫伤的患者大多会接受静脉注射造影剂的CT检查,在这些背景下,羟乙基淀粉的肾毒性会更容易表现出来,AKI发生率和病死率都会增加。

在锐器伤中,羟乙基淀粉在早期复苏中的扩容作用较强,早期获益大于远期影响,因此AKI和病死率并没有增加。2015年斯堪的纳维亚急性循环衰竭液体复苏指南指出,胶体液(包括白蛋白、羟乙基淀粉和明胶)复苏增加了创伤患者的病死率;与晶体液相比,输注白蛋白同样增加了创伤患者的病死率。

3.颅脑创伤和颅内出血

颅脑创伤和颅内出血患者的复苏与普通创伤患者的复苏有所不同。2012年欧洲重症医学会胶体液复苏共识不建议脑外伤或颅内出血的患者使用白蛋白和人工胶体液。这是由于以往的研究发现,颅脑创伤的患者使用白蛋白会增加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和病死率;使用羟乙基淀粉复苏会增加肾损伤发生率和病死率,尽管也有研究认为羟乙基淀粉的暴露并未增加严重颅脑创伤患者的病死率。2013年Cooper等对白蛋白增加颅脑创伤患者病死率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病死率的增高与白蛋白导致的显著颅内压增高有关。2015年的一项针对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研究发现,使用羟乙基淀粉复苏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是安全的。

综上所述,颅脑损伤和颅内出血的患者使用羟乙基淀粉进行复苏是否安全还不能得出结论,仍然需要高质量研究的证据。白蛋白会增加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和病死率,应该避免使用。

4.烧伤

2013年欧洲药品管理局禁止羟乙基淀粉用于烧伤的患者。但国内临床工作中人工胶体液仍然大量用于烧伤患者的复苏。Béchir等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中严重烧伤患者分别输注乳酸林格液或按1∶2比例输注乳酸林格液和羟乙基淀粉(130/0.4),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肌酐水平和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5.急性重症胰腺炎

2013年一项针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研究比较了羟乙基淀粉和单纯盐水进行液体复苏的效果,结果发现羟乙基淀粉复苏组患者肾功能异常、呼吸道和腹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腹内压降低更明显。早些时候的另一项研究也证实羟乙基淀粉可以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腹内压、缩短机械通气时间。这与人工胶体液增加胶体渗透压,降低毛细血管的渗出,从而减少胸水和腹水的产生有关。因此羟乙基淀粉可以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早期预后。

6.心脏手术

2012年欧洲重症医学会胶体液复苏共识不建议对存在高危肾功能衰竭或出血风险的ICU患者使用明胶,而心脏手术患者是AKI和凝血异常的高危人群。2014年的一个荟萃分析显示,6%的羟乙基淀粉液输注没有增加心脏手术患者AKI发生率和病死率。其后的另一项荟萃分析也证实羟乙基淀粉液用于心脏手术患者并不会增加失血量、出血量和住院时间。2013年Bayer等的研究证实,无论是明胶还是羟乙基淀粉都会增加CPB下心脏手术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发生率。

7.器官移植手术

2014年Ishikawa等的研究发现肺移植术后AKI与羟乙基淀粉输注高度相关。2015年Patel等的研究发现,对已经脑死亡的供体输注羟乙基淀粉是肾移植受体发生移植物功能恢复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原位肝移植手术患者中,Hand等比较了白蛋白和6%羟乙基淀粉(130/0.4)对肝移植患者AKI的影响,认为羟乙基淀粉会增加AKI的发生率。移植手术时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酸中毒、免疫排斥反应都是放大人工胶体液不良影响的危险因素。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肺、肝和肾移植的患者不建议使用羟乙基淀粉。

8.儿童和婴幼儿

6%羟乙基淀粉(130/0.4)是唯一一个批准用于儿童和婴幼儿的人工胶体液。有关人工胶体液在儿童和婴幼儿中使用的文献报道并不多。2008年Standl等对施行非心脏手术的小于2周岁的小儿患者进行了研究,发现输注白蛋白和羟乙基淀粉(130/0.4)的小儿患者在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凝血功能、血气指标、实验室检查和住院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2012年欧洲的一个多中心的回顾性研究认为,羟乙基淀粉(130/0.42)在新生儿和小婴儿中使用是安全的。2014年的一项研究比较了羟乙基淀粉和白蛋白用于小儿心脏手术CPB预充液的作用,结果发现两组小儿患者在血肌酐、血糖、血色素和乳酸水平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9.趋向

基于最近的研究证据,羟乙基淀粉对脓毒症、顿挫性创伤、CPB下心脏手术、器官移植患者的预后有不良影响,该类患者应该避免使用。羟乙基淀粉可能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早期恢复。在颅内创伤、烧伤、小儿患者中,羟乙基淀粉的安全性问题仍然值得进一步探讨。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447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羟乙基淀粉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