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氧氟草醚与乙羧氟草醚的区别

2020/12/3 13:04:59

在当前的农药市场上,乙氧氟草醚和乙羧氟草醚是两种不同的除草剂,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二者除草及活性相关甚多,部分用户在使用时易将二者误以为同一化合物,那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乙羧氟草醚和乙氧氟草醚均为二苯醚类除草剂,通过抑制原卟啉原氧化酶而起作用。前者主要登记用于大豆、花生、小麦、水稻等作物田茎叶处理防除阔叶杂草。后者主要用于土壤封闭处理,杀草谱较宽,对幼苗期杂草也有一定防效,登记用于大蒜、花生、棉花、夏大豆、夏玉米、移栽水稻、马铃薯、西瓜、姜、甘蔗等农作物田和林业苗圃、非耕地、苹果园。

乙羧氟草醚主要用于茎叶处理防除已出阔叶杂草。植物吸收药物后原卟啉原氧化酶受抑制,生成对植物细胞具有毒性的四吡咯,积聚而发生作用,可有效防除藜科、蓼科、苋菜、苍耳、龙葵、马齿苋、鸭跖草、大蓟等多种阔叶杂草,具有作用速度快、活性高、不影响后茬作物等特点。该药活性较高,低温期用药、用药量过大或喷药浓度过高时容易对作物产生药害,特别是在作物幼苗弱小时施用,可能引起死苗。

乙氧氟草醚通过抑制原卟啉原氧化酶,在有光的情况下发挥杀草作用。药物主要通过胚芽鞘、中胚轴进入植物体内,经根部吸收较少,并有极微量通过根部向上运输进入叶部。芽前和芽后早期施用效果,对种子萌发的杂草除草谱较广,能防除阔叶杂草、莎草和稗,对多年生杂草只有抑制作用。该药水溶性极低,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小。在水田施药,药物施入水层后24小时内沉降在土表,并很快吸附于0~3厘米表土层中,不易垂直向下移动,3周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在土壤中半衰期为30天左右(大田半衰期5~55天,好气土293天,嫌气约580天)。该药为触杀型药,喷药时要均匀,施药剂量要准。移栽稻田施用时,要求气温达20~30℃,气温低于20℃、土温低于15℃时不能施用;要求秧苗健壮,苗高20厘米以上,秧龄30天以上,秧苗过小、嫩弱或遭伤害未恢复时不能施用;药土法比喷雾法安全,在露水干后施药;施药田应整平,保持水层,水层不能淹没水稻心叶,不要在暴雨来临前施药,施药后遇暴雨田间水层过深,需排水保持浅水层。该药活性高,用量少,使用不当容易对水稻、大豆产生药害。

乙羧氟草醚和乙氧氟草醚的区别 

1. 乙羧氟草醚只有触杀活性,没有封闭活性(或者说残效期很短),乙氧氟草醚有触杀活性也有封闭作用(半衰期较长);

2. 乙氧氟草醚苗后杀草活性比乙羧氟草醚低很多,所以主要是用于封闭;

3. 乙羧氟草醚由于残效期短,杀草谱较宽特别是对于抗草甘膦的恶性杂草铁苋菜效果优异,所以在很多地方可以作为草甘膦的助剂使用;

4. 乙氧氟草醚使用后很多作物不能直播(残效期)所以作为乙羧氟草醚用途略显不合适。但是如果推广一封一杀也是有点的,看操作;

5. 共同点:都是在有光照的情况下发挥作用。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136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