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要的消毒剂-苯酚

2024/2/23 10:02:57 作者:小满

苯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俗称:石炭酸,苯酚是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属高毒类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肾功能。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甚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苯酚被列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苯酚

苯酚的用途

苯酚是生产酚醛树脂、双酚A、食品添加剂(例如复盆子酮)及一些药物的重要原料,例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原料。直接使用作为杀菌剂、防腐剂,也可用于消毒外科器械和排泄物的处理,皮肤杀菌、止痒及中耳炎。但总体而言,目前苯酚直接作为药物的用途相对较少了,药典上还收录了苯酚、以苯酚为主要成份的制剂品种不多,用苯酚为关键词在国家药监局网站检索,只有24个苯酚制剂的批准文号,里面有17个是苯酚水杨酸贴膏(治疗鸡眼),余下的是樟脑苯酚溶液、复方水杨酸搽剂(含1%苯酚)、浓煤焦油溶液(含8%苯酚)、苯酚伪麻片、樟脑苯酚溶液。

苯酚的研究进程

但是这个目前用途不多的苯酚,在人类医学史上曾经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在没有手术消毒技术前,很多病人接受完手术后,手术是成功的,但由于没有消毒措施,病人死于感染引起的败血症或其他病症。19世纪的欧洲,战乱不断,从大规模的拿破仑战争到小规模内战就没有停过。大量受伤的士兵和平民急需救治。但都是欧洲医院的情况却很糟糕。在19世纪的欧洲医院,曾经传着一种说法:"躺在任何一家我们的外科医院手术台上的病人要比在滑铁卢战场的英国土兵的死亡机会还多。"手术后病人的死亡率到达了40%~60%,能不能活下来运气占了一大半。

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在1864年4月7日,透过鹅颈烧瓶实验(swan neck duct experiment)证实生物只能由繁殖而来,不能自然发生。这是微生物学历史上的重大实验,推翻了以往流行的“自然发生说”。人类开始采用干热和湿热法对物料和器械进行消毒,解决了不少生产中微生物污染的问题。但是这些方法没法用于伤口消毒,高温消毒的温度是患者无法承受的。

1865年,格拉斯哥皇家医院的外科医生约瑟夫·李斯特(Joseph Lister)发现皮肤完好的单纯性骨折病人一般不会发生感染,而皮肤破损严重的开放性骨折病人则大量地发生感染,这一现象令他确信感染是由外部微生物污染造成的,只要找到合适的消毒剂就可以解决问题。李斯特注意到在化工厂附近的污水沟里,浮在水面上的草根很少腐烂。原来,这是从化工厂流出的苯酚混杂在沟水里,苯酚是化工厂提炼焦油时排出的废弃物。苯酚杀死了水中的微生物,水草就很少腐烂了。李斯特就想到用苯酚进行消毒。

苯酚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医生和护士的手的皮肤会收到损伤,肺部也受到刺激,李斯特自己也承认石炭酸是“用于获得更大利益所必需的邪恶东西”。后来李斯特自己改用硼酸作为更好更温和的消毒剂。医学界后续使用了75%乙醇溶液。至于为什么75%乙醇溶液没有成为第一种外科消毒剂,就无从解释了。李斯特在1912年去世,当时已经有诺贝尔奖了,却没有颁发给李斯特,有点可惜。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36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苯酚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

苯酚科普知识 2020/11/04
苯酚是什么? 2019/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