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酸钠在药物递送中的潜在作用:基于胆酸钠与亚甲蓝相互作用研究的推测

2025/3/24 9:22:07 作者:电离式

引言

寻找高效的药物递送策略在药物研发领域一直是关键问题。胆酸钠(Sodium tauroglycocholate)作为胆酸盐家族的一员,其在药物递送方面的特性备受关注。“Sodium Cholate-Mediated Ion-Pairing for Skin Delivery of Methylene Blu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Influence on Skin Barrier and Skin Penetration”主要聚焦于胆酸钠(Sodium cholate,CNa)与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的相互作用,通过对胆酸钠相关性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可合理推测其在药物递送中的潜在表现。

胆酸钠.png

胆酸钠

机理猜测

胆酸钠能够与亚甲蓝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对,这一相互作用显著改变了亚甲蓝的理化性质。研究表明,它的存在使亚甲蓝的分配系数增加,更易分配进入疏水性介质,同时降低了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它具有两亲性,在生理介质中呈阴离子状态。由此推测,它能与亚甲蓝发生类似的离子配对作用,改变亚甲蓝的亲疏水性,进而影响其在皮肤或其他组织中的渗透和分布。

实验研究

在皮肤递送实验中,胆酸钠在特定浓度下能够促进亚甲蓝在皮肤组织中的保留和渗透。当它的浓度低于临界胶束浓度时,它能有效提高亚甲蓝在皮肤各层(包括角质层、活表皮和真皮)的保留量,使亚甲蓝扩散到更深层组织。同样凭借其两亲性,在低于临界胶束浓度时,增强药物在皮肤中的递送效果。不过,若浓度达到或超过临界胶束浓度,可能会形成胶束,影响药物的释放和吸收。就像胆酸钠浓度为0.270%时,胶束的形成导致亚甲蓝在皮肤中的保留量降低,释放量也减少。

此外,研究发现胆酸钠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皮肤屏障(以蛇蜕皮肤模拟人角质层屏障)的电阻和 FTIR 光谱相关的脂质及蛋白质特征影响不显著。这表明胆酸钠在促进药物递送的时,对皮肤屏障的完整性破坏较小。在不严重破坏皮肤屏障的前提下,实现药物的有效递送。但这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以明确其对皮肤屏障的具体影响程度[1]。

参考文献

[1]Tavares B E ,Paiva E C M ,Lobo D G , et al.Sodium Cholate-Mediated Ion-Pairing for Skin Delivery of Methylene Blu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Influence on Skin Barrier and Skin Penetration[J].AAPS PharmSciTech,2025,26(3):76-76.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文章中涉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阅读量:99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胆酸钠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

胆汁酸的应用 20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