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四氢-2H-吡喃-2-基)羟基胺(O-(Tetrahydro-2H-pyran-2-yl)hydroxylamine)是一种分子式为C5H11NO2,分子量为117.1463的化合物,常表现为白色低熔点固体。从结构的角度分析该物质,O-(四氢-2H-吡喃-2-基)羟基胺的化学结构包含一个由氮原子和羟基(-OH)结合而成的羟基胺基团,该基团赋予O-(四氢-2H-吡喃-2-基)羟基胺一些独特的化学性质,使它在某些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活性,进而可以用于药物合成等领域。
理化性质
相对密度:1.06g/cm3
熔点:34-37℃
沸点:81 °C at 20 mmHg (lit.)
应用
药物合成领域,O-(四氢-2H-吡喃-2-基)羟基胺可作为原料制备阿哌沙班。阿哌沙班(商品名为eliquis),是一种由辉瑞公司和百时美施贵宝公司联合开发的用于预防选择性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的药物,于2011年获得欧洲批准上市。阿哌沙班对xa因子有高度的选择性,代谢性清除率低,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可以有效预防选择性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1]。
此外,在分析检测领域报道了一种检测溶液中MMP9蛋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设计MMP9特异性小分子配体,小分子配体的化学合成,SPR法检测溶液中的MMP9三个主要步骤。其中,小分子配体的化学合成主要流程如下:①制备KF-CaF2熔融物;②制备对甲基苯磺酰氟;③采用催化剂LDA进行反应得化合物Ⅰ;④HCL气体脱去反应物上Boc基团,得化合物Ⅱ;⑤采用催化剂三乙胺进行反应得化合物Ⅲ;⑥化合物Ⅱ与化合物Ⅲ反应得化合物Ⅳ;⑦化合物Ⅳ与NaOH溶液进行反应得化合物Ⅴ;⑧采用催化剂为O-(四氢-2H-吡喃-2-基)羟基胺,NMM,HOBT和EDC进行反应得化合物Ⅵ;⑨化合物Ⅵ脱去保护基团得MMP9小分子配体。大量的分析实验表明,该发明方法灵敏度高,可被推广应用[2]。
有关研究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结核杆菌通常由呼吸道传播,主要侵犯肺,此外还可感染其它组织器官。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的功效。有关实验表明,乌梅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抗结核杆菌活性,活性部位为乙酸乙酯萃取物。研究人员拟采用活性跟踪分离方法,分离鉴定活性分子,并进行结构修饰,为研发新型抗结核杆菌药物奠定基础。通过乙醇热回流法得到乌梅活性单体化合物5-羟甲基糠醛,抑制结核杆菌的MIC值为120μg/mL。将5-羟甲基糠醛与O-(四氢-2H-吡喃-2-基)羟基胺反应得到的化合物2-(5-羟甲基糠醛肟)经检测其MIC为60μg/mL,相较于5-羟甲基糠醛提高了1倍。
基于5-羟甲基糠醛通过肟化反应增强抗结核杆菌活性的实验基础,研究人员假设肟类化合物可能普遍具有抗结核杆菌活性。因此,选择肉桂醛,吲哚-3-甲醛,吡啶-2-甲醛,水杨醛,4-氰基苯甲醛,3,4,5-三甲氧基苯甲醛,与羟氨羧酸苄酯,羟胺磺酸,O-(四氢-2H-吡喃-2-基)羟基胺,盐酸羟胺进行肟化反应,吲哚-3-甲醛与硫代氨基脲进行席夫碱反应得到了8个化合物。抗结核杆菌试验结果表明,所得大部分化合物均表现出良好的结核杆菌抑制能力。后续得作用机制探究实验同样证明,通过肟化反应将化合物上的醛基修饰为肟基可以显著提高化合物抗结核杆菌活性。这为研发具有新作用机制的抗结核杆菌分子提供了新思路[3]。
参考文献
[1]陈国良,包雪飞,周启璠,等.阿哌沙班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CN201710733736.3[P].
[2]王志平,刘映前,姚小军,等.一种检测溶液中MMP9蛋白的方法:CN201410180514.X[P].
[3]张春菁.乌梅抗结核杆菌成分的活性跟踪及结构修饰[D].贵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