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砷酸钠三水合物是一种有毒的有机砷化合物,别名卡可基酸钠等。外观是白色结晶粉末或晶体,水溶性良好,20℃时 0.5mol/L 的水溶液呈澄清无色状,也能微溶于醇,却不溶于乙醚。二甲砷酸钠三水合物是常用的生物缓冲液,曾用作具有除草和杀虫功效的农药,但因毒性强现在已极少使用;也可用于金属离子检测等化学分析工作,还能作为有机砷化合物合成前体及防腐剂用于木材处理。

应用案例
1、王跃武等人以人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为对象,探究了二甲砷酸钠三水合物等4种砷化合物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MTT法测定发现,当该物质浓度≥400.00μmol/L时,能显著降低癌细胞生存率,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其48小时作用于癌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达 1483.00μmol/L。同时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它诱导细胞产生的活性氧含量在4种砷化合物中最低,为砷化合物的毒性差异及抗癌应用潜力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1]。
2、单海焕运用坐滴法和悬滴法对AidE蛋白进行晶体生长条件的筛选,获得最初微晶生长条件,最终在1.575M硫酸铵,0.1M二甲砷酸钠三水合物(pH6.6),0.01M氯化钴(II)条件下获得了AidE的单晶,并收集衍射数据。运用衍射数据处理软件HKL2000处理得到AidE初步晶体学数据。AidE蛋白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221。在其结构解析的过程中,由于AidE晶胞的一个不对称单位里存在10个分子,因此不能用分子置换法进行求解,而必须用实验相角(重原子浸泡法或硒代)的方法进一步获得正确的结构[2]。
3、张敏等人使用12种晶体试剂盒筛选适合SteC活性(Holo)与非活性(Apo)状态晶体生长的条件,从而获得SteC不同类型的蛋白质晶体,并使用additive试剂盒寻找更利于蛋白晶体生长的条件,从而获得单晶性良好的晶体.结果 鼠伤寒沙门菌效应蛋白SteC C1催化结构域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为19.7×103,在原核表达体系中蛋白可溶性好、浓度高,但是蛋白性质不稳定存在二聚化现象,其突变体证明SteC Cys-276是SteC C1导致二聚化的原因.两种蛋白均在2.0mol/L硫酸铵,0.01mol/L七水合硫酸镁,0.05mol/L二甲砷酸钠三水合物(pH6.5)条件结晶,且 SteCC1C276S晶体结晶时间更快,添加0.1mol/L碘化钠试剂后更有助于蛋白晶体的生长[3]。
参考文献
[1]王跃武,王茜,陆景坤.不同砷化合物对人舌鳞癌细胞的毒性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2013,28(2):81-84
[2]单海焕.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AidE的初步晶体学研究[D]. 江苏:扬州大学,2016. DOI:10.7666/d.Y3130162.
[3]张敏,戴元吉,王方程,等. 鼠伤寒沙门菌效应蛋白SteC的原核表达、纯化与晶体培养[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3,18(3):276-281,286. DOI:10.13350/j.cjpb.2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