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含氟吡啶类中间体将成为未来几年国内含氟中间体研发的主要方向之一。3-氯-2,4,5-三氟苯甲酸是合成西他沙星等新含氟吡啶酮酸类(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关键中间体。目前国内的生产厂家大多是试剂厂家,这些厂家所用的工艺路线较为复杂、生产成本高,合成过程不稳定,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废渣对环境造成影响,而且仅仅是几家无规模性生产的厂家,生产工艺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制备方法[1]
S1:10‑30℃,向无水反应瓶中加入1,2,4‑三氟苯,在搅拌条件下,再滴加溴素,进行溴化反应,GC跟踪至反应完全后,得2,4,5‑三氟溴苯;
S2:5‑10℃,向无水反应瓶中加入S1所得2,4,5‑三氟溴苯和浓硫酸,在搅拌条件下,分批加入N‑氯代丁二酰亚胺,进行取代反应,GC跟踪至原料反应完全,再将所得反应液倒入等质量的水中,分离出有机层,经水洗至中性、干燥、精馏后,得3‑氯‑2,4,5‑三氟溴苯;
S3:向无水反应瓶中加入镁屑、四氢呋喃,在搅拌条件下,加入S2所得3‑氯‑2,4,5‑ 三氟溴苯,并升温至35‑40℃,引发反应,再滴加溴苯,保温搅拌反应1h,再降温至5‑10℃,分批加入干冰进行格式反应,反应至体系不再放热时,加入超纯水,并用2‑5mol/L盐酸溶液调节pH=1,抽滤,75‑80℃干燥所得产物后,得粗品;所述1,2,4‑三氟苯、溴素、浓硫酸、N‑氯代丁二酰亚胺、镁屑、四氢呋喃、溴苯、干冰、超纯水的用量比为0.1mol:0.1mol:(20‑25)g:0.1mol:0.1mol:100mL:0.1mol:(0.15‑0.5)mol:50mL;
S4:将S3所得粗品加入甲醇中,40‑50℃搅拌溶解后,加入活性炭脱色,控制粗品、甲醇、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2:(0.05‑0.1),抽滤后,将所得滤液降温至0‑5℃进行重结晶,析出3-氯-2,4,5-三氟苯甲酸晶体,抽滤,75‑80℃干燥后,得3-氯-2,4,5-三氟苯甲酸纯品。

参考文献
[1]安庆市鑫琪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3-氯-2,4,5-三氟苯甲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CN202310221789.2[P]. 202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