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布比卡因(Bupivacaine)是酰胺类长效局麻药的代表,通过阻断神经细胞膜电压门控钠通道抑制动作电位产生与传导,对感觉神经纤维尤其是传导痛觉的C类及Aδ纤维具有高度选择性。其脂溶性高、蛋白结合率大,作用时效可达4–12小时,广泛用于椎管内、神经丛、硬膜外及局部浸润麻醉,也用作术后镇痛和慢性疼痛治疗。

布比卡因的性状
药理作用
0.5%布比卡因腰麻时剂量常选择5.0mg、7.5mg,但有学者发现,使用该剂量容易导致术中低血压、心率下降、术后尿潴留、术后下床延迟,因此,逐渐有学者尝试小剂量运用布比卡因。本研究在联合芬太尼的基础上分别采用2.5mg、5.0mg、7.5mg的布比卡因进行腰麻,结果显示,3组患者麻醉满意率以及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低剂量2.5mg与中、高剂量均能够满足混合痔手术。布比卡因能够对神经细胞膜电压门控钠通道产生阻滞效应,抑制动作电位;还能优先阻断C、A纤维等与痛觉传导有关的细小神经纤维。布比卡因用于腰麻时,药物到达蛛网膜下腔后,随脑脊液扩散,产生对脊髓神经根的阻滞作用,满足混合痔手术S3平面及以下的阻滞效果。聂新法等一项报道显示,2.5mg布比卡因腰麻较5.0mg、7.5mg术中追加镇痛率较高,鉴于此,本研究均给予25μg芬太尼,预防低剂量可能存在的镇痛不足[1]。
比较发现,低剂量组恢复运动时间短于中、高剂量组,HR、MAP波动值更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说明低剂量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恢复快,更安全。布比卡因腰麻的特点为浓度依赖性神经阻滞,剂量越大神经纤维周围的药物浓度相对较高,钠通道阻滞延长,运动神经阻滞时间增加;同时,剂量的增加可能导致阻滞平面范围扩大,加深阻滞程度,造成多运动神经阻滞,例如腰骶神经,导致术后恢复时间增加。高剂量的布比卡因可能导致更广泛的交感神经抑制,导致血管扩张、代偿机制受限;而且,高剂量布比卡因可能通过全身吸收直接对心肌细胞钠通道产生阻滞作用,影响血流动力学水平。高剂量布比卡因导致HR、MAP波动更大,因此会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等风险;并且剂量越大,阻滞范围、时间增加,可能影响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功能,导致尿潴留[1]。
参考文献
[1] 程永锋. 不同布比卡因剂量腰麻在混合痔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J].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5, 45 (10): 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