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二氨基十二烷又称十二碳二胺,是一种关键的长碳链脂肪族二元伯胺,在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1,12-二氨基十二烷常温下为白色结晶固体或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化学性质相对稳定。1,12-二氨基十二烷可作为中间体参与多种精细化学品的合成,比如用于合成特定的表面活性剂、固化剂等;同时也能为医药合成提供十二碳链结构,助力相关药物分子的构建。

应用研究
1、专利CN202211593206.0公开了一种甘草次酸‑十二烷‑胆固醇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甘草次酸‑十二烷‑胆固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S1:将甘草次酸、1,12‑二氨基十二烷、酸胺缩合试剂、缚酸剂1和溶剂1混合反应得到化合物(II);S2:使化合物(II)和胆固醇琥珀酸单酯酰氯反应,得到甘草次酸‑十二烷‑胆固醇化合物;本发明的甘草次酸‑十二烷‑胆固醇化合物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且具有抗肝癌活性[1]。
2、为了深入探索Bola型表面活性剂的特性,提出Bola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胶束化行为研究。李艳平将L-酪氨酸与1,12-二氨基十二烷作为Bola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原料,得到性状为淡黄色粉末的Bola型表面活性剂产物;分别利用电导率法和等温滴定量热法确定Bola型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并对不同浓度Bola型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化热力学行为进行统计,确定熵的增加(即系统无序性的增加)是Bola型表面活性剂胶束化过程的主要驱动力[2]。
3、林静等人将透明质酸(HA)依次接枝1,12-二氨基十二烷和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缩醛(DADA),构建得到CO2刺激响应的透明质酸-脒基(HA-ami)。为了考察其结构、CO2刺激响应性、细胞水平作为药物载体的可行性和肿瘤靶向性,进行了结构表征、CO2刺激响应性表征、细胞摄取、细胞毒性和体内的组织分布实验。结果表明:HA-ami成功构建,并具有一定的CO2刺激响应性,可携带模型药物摄取进入人乳腺癌细胞(MCF-7),而且没有出现明显的细胞毒性,具有体内肿瘤靶向性[3]。

参考文献
[1] 五邑大学. 一种甘草次酸-十二烷-胆固醇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CN202211593206.0[P]. 2023-04-07.
[2] 李艳平. Bola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胶束化行为研究[J]. 炼油与化工,2024,35(6):38-41. DOI:10.3969/j.issn.1671-4962.2024.06.007.
[3] 林静,张瑞,韩淼,等. 一种新型CO2响应型肿瘤靶向药物传递载体[J]. 功能高分子学报,2017,30(3):327-332. DOI:10.14133/j.cnki.1008-9357.2017.0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