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27-88-8

基本信息
2-羟基-2-甲基丙酰胺
2-羟基异丁酰胺
2-羟基异丁酸酰胺
2-HYDROXY-2-METHYLPROPIONAMIDE
2-HYDROXYISOBUTYRAMIDE
2-METHYL-2-HYDROXYPROPIONAMIDE
2-hydroxy-2-methyl-propanamid
2-Hydroxyisobutylamide
2-HYDROXYISOBUTYRAMIDE(2-METHYL-2-HYDROXYPROPIONAMIDE,METHYL LACTAMIDE)
2-Hydroxy isobutyric acid,amide
α-Hydroxyisobutyramide
物理化学性质
常见问题列表

75-86-5

13027-88-8
以丙酮氰醇(ACH)为原料合成2-羟基异丁酰胺的一般步骤如下: 水合反应实施例1(0151)采用图1所示的反应装置进行。反应器1a、1b和1c由玻璃制成,内径约为18mm,配备夹套(分别作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反应器)。第一反应区域2a填充16g预先制备的催化剂,第二反应区域2b同样填充16g催化剂,第三反应区域2c填充8g催化剂。 第一反应原料液通过供应管线3a以14.8g/hr的速率供给,其组成为55.5wt%纯水、9.5wt%丙酮和35wt%ACH。第二反应原料液通过供应管线3b以2.47g/hr的速率供给,组成为17wt%纯水、13wt%丙酮和70wt%ACH。第一反应原料液中的ACH占总ACH供应量的75wt%。 第一氧化剂供应管线4a以26.7ml/hr的速率供给含氧气体(9%氧气和91%氮气,体积比)。该气体通过第一反应区域2a,经流出管线11a进入反应液池12a,随后通过抽出管线5a完全排出系统。第二氧化剂供应管线4b以相同速率供给相同组成的含氧气体,该气体通过第二反应区域2b,经流出管线11b进入反应液池12b,随后通过液体供应管线10c引导至第三反应器1c,最终通过第三反应区域2c和流出管线11c排出系统。 第一反应区域的出口反应液被收集于反应液池12a,部分通过循环管线6a以120g/hr的速率循环至第一反应区域入口,循环比为8.1。反应液池12a配备液位传感器,超出120g/hr的流出液通过输送管线13a转移至第二反应区域,液位由传感器和输送泵8t控制恒定,输送速率为14.8g/hr。 第二反应区域的出口反应液收集于反应液池12b,部分通过循环管线6b以26.5g/hr的速率循环至第二反应区域入口,循环比为1.5。超出26.5g/hr的流出液通过液体输送管13b转移至第三反应器1c。注意,第二氧化剂供应管线供给的含氧气体被输送至第三反应器。
参考文献:
[1] Russian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1984, p. 471 - 472
[2] Zhurnal Fizicheskoi Khimii, 1984, vol. 58, # 3, p. 772 - 775
[3]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2: Physical Organic Chemistry (1972-1999), 1991, # 3, p. 417 - 422
[4] Patent: US2229897, 1940,
[5] Bulletin des Societes Chimiques Belges, 1930, vol. 39, p. 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