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当前人们亟待解决的重要神经疾病。全球约有16%-21%的人发生过失眠。在社会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的今天,慢性失眠逐渐成为中青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它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如导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工作效率低下等,传统的失眠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但很多药物存在一些限制,如耐药性,依赖性,戒断症状等。本文将介绍一种非成瘾性抗失眠药物:雷美替胺。
抗失眠药物
雷美替胺(Ramelteon)是由日本武田公司开发,于2005年经FDA批准上市的口服抗失眠药物。它是人类历史上首个作为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临床治疗失眠的药物,对难入睡型失眠症、慢性失眠以及短期失眠有确切疗效。
雷美替胺能选择性地激动褪黑素1型受体和2型受体(MT1、MT2),从而增加慢波睡眠(SWS)和快动眼睡眠(REW),并减少失眠。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非成瘾性失眠症治疗药物相比,它并没有被列为特殊管制药物,这是其独特之处。
合成方法
对雷美替胺的合成研究有众多文献报道,然而已知的合成路线需要较多的步骤,合成效率低。因此,发展雷美替胺的高效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武汉大学周强辉教授团队发展了一种基于Catellani环化策略的高效合成雷美替胺的新方法[1]。首先,他们选取商业可得的4-氨基-2,3-二氢苯并呋喃为起始原料,通过Sandmeyer反应得到4-碘-2,3-二氢苯并呋喃作为Catellani反应的底物。接着,通过对关键的Catellani反应的系统优化,最终以68%的产率得到了三环中间体2-(2,6,7,8-四氢-1H-茚并[5,4-b]呋喃-8-基)乙醛。最后,通过丙酰胺参与的还原胺化反应,将上述关键中间体转化为目标分子雷美替胺。该路线仅通过3步转化就完成了目标分子的合成,总收率为26%,合成效率跟文献报道相比有大幅提高,有望开发为雷美替胺的新一代合成工艺,显著降低生产周期与成本。
参考文献
[1] Three-Step Total Synthesis of Ramelteon via a Catellani Strategy. doi:10.1002/cctc.20190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