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肌胞

聚肌胞

中文名称聚肌胞
中文同义词聚胞苷酸;聚肌胞钠盐;多聚胞苷酸;聚胞苷酸(POLY C);聚肌胞;聚肌胞甙酸;聚肌胞苷酸;聚肌苷酸-聚胞苷酸
英文名称Polyinosinic acid-polycytidylic acid
英文同义词POLY(I) POLY(C);POLYINOSINIC ACID POLYCYTIDYLIC ACID;POLYINOSINIC POLYCYTIDYLIC ACID;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 copolymer;POLYCYTIDYLIC-INOSINIC ACID;Polyinosinic-polytidylin Acid.;POLYINOSINIC ACID . POLYCYTIDYLIC ACID, LYOPHILIZED;POLYCYTIDYLIC-INOSINIC ACID POTASSIUM
CAS号24939-03-5
分子式C19H27N7O16P2
分子量671.41
EINECS号1308068-626-2
相关类别医药中间体;医药与生物化工;原料药;多核苷酸类;核酸类;生物化学品;兽用原料药;植物激素及核酸类;化合物:原料药;核苷类;医药原料;精细化工;医药原料药-科研原料;分析试剂标准品;生化试剂-植物激素及核酸类;原料中间体-原料药;原料;医药原料药;医药、农药及染料中间体;多聚核苷酸系列;化学试剂;Material;化学试剂-兽用原料;通用生化试剂-核酸;兽用鉰料添加剂和婴幼儿奶粉添加;优势 主打 产品
Mol文件24939-03-5.mol
结构式聚肌胞 结构式

聚肌胞 性质

储存条件Inert atmosphere,Store in freezer, under -20°C
溶解度可微溶于水
形态固体
颜色白色至类白色
水溶解性Soluble to 3 mg/ml in water
稳定性吸湿性
InChIKeyACEVNMQDUCOKHT-WOQDZEJINA-N
SMILESO[C@@H]1[C@@H]([C@@H](COP(O)(O)=O)O[C@H]1N1C=CC(N)=NC1=O)O.O[C@@H]1[C@@H]([C@@H](COP(O)(O)=O)O[C@H]1N1C=NC2C(NC=NC1=2)=O)O |&1:1,2,3,11,22,23,24,32,r|

聚肌胞 用途与合成方法

聚肌胞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双链核糖核酸,可被Toll样受体3识别,诱导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其通常被认为是一种Ⅰ型干扰素诱导剂、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免疫调节剂,也是有效的疫苗佐剂,该物质在现下的相关研究中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双链聚肌胞.png

双链聚肌胞分子结构图

聚肌胞是由聚肌苷酸和聚胞苷酸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双链RNA,是一种高效干扰素诱导剂。利用国产原料对聚肌胞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发现聚肌苷酸与聚胞苷酸合成聚肌胞的最适条件为:磷酸缓冲液(pH7.2)或Tris-HCl缓冲液(pH7.2)可以提供聚肌胞稳定的pH环境,聚肌苷酸和聚胞苷酸在45℃条件下退火,并在100℃煮沸灭菌30min后采取水流迅速降温复性形成的聚肌胞减色效应显著,适当增加金属离子(Na+,Ca2+)溶液的浓度可以增强聚肌胞结构的稳定性。

采用两步水解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可以分离测定疫苗中聚肌胞(polyinosinic-cytidylic acid,PIC)成分。具体方法如下:对经蛋白酶K消化、饱和酚抽提、乙醇沉淀回收的含有PIC成分的狂犬病疫苗样品采用KOH碱水解及碱性磷酸酶水解2、6、10 h后,采用RP-HPLC法检测疫苗中的PIC成分,色谱条件:色谱柱Xtimate HPLC Column(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酸铵溶液-甲醇(96∶4),流速:0.8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进样量:5μl。结果表明,PIC经碱性磷酸酶不同时间水解,确定最佳水解时间为6h;疫苗中的PIC成分被成功分离成肌苷峰和胞苷峰,且分离度良好。

为比较体外单独或联合应用TLR配体-沙培林(OK-432)、聚肌胞对树突状细胞(DCs)成熟状态的影响,将DCs与小鼠前胃癌细胞上清液共培养,检测DCs存活率,探讨OK-432联合聚肌胞对小鼠前胃癌细胞上清液诱导树突状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采用重组小鼠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FS)联合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rmIL-4)为实验材料,诱导小鼠骨髓源性的单个核细胞分化为未成熟的DCs(imDCs),分别经OK-432、聚肌胞或OK-432联合聚肌胞诱导DCs成熟,未成熟或成熟的DCs分别与不同浓度的小鼠前胃癌细胞上清液共培养24 h。电镜及光镜观察DCs的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DCs CD83和CD86的表达情况,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IL-12的分泌水平,MTT法测定DCs体外刺激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的免疫活性以及DCs与不同浓度小鼠前胃癌细胞上清液共培养24 h后的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DCs锌指蛋白A20(A20)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OK-432联合聚肌胞能有效诱导DCs成熟,OK-432联合聚肌胞对小鼠前胃癌细胞上清液诱导树突状细胞的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上调A20蛋白表达增高有关。

以眼部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观察组采用聚肌胞注射液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退时间(肿胀、疱疹、眼部刺激)、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疱疹创面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聚肌胞注射液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眼部带状疱疹的疗效确切,可促进症状消退,减轻患者疼痛,加速创面愈合,用药安全性佳。

安全信息

WGK Germany3
RTECS号TR0175000

MSDS信息

提供商 语言
英文
更新日期产品编号产品名称CAS号包装价格
2024/04/30HY-107202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5 mg562元
2024/04/30HY-107202聚肌苷-聚胞苷酸复合物
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
24939-03-510 mg900元
"聚肌胞"相关产品信息
胞苷-5'-三磷酸二钠盐(二水) 柠檬酸 阿扎胞苷 阿糖胞苷 甘氨酸 叶酸 (氯磺酰基)乙酸乙酯 5'-胞苷酸 L-氢化乳清酸 异氰基乙酸乙酯 1,1,3,3-四甲基丁基异氰 异腈基正丁烷 乙酰丙酮酸铜 异氰酸叔丁酯 对甲基苯磺酰甲基异腈 三乙酰丙酮铝 肌苷酸 乙酰丙酮钴水合物
主页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旧版入口 | 中文MSDS | CAS Index | 常用化学品CAS列表 | 化工产品目录 | 新产品列表 | 评选活动 | HS海关编码 | MSDS查询 | 化工站点

Copyright © 2016-2023 ChemicalBook 版权所有  京ICP备07040585号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2032676号  

互联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9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编号(京)-非经营性-2015-0073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三级)  营业执照公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站规定,单位或个人购买相关危险物品应取得有效的资质、资格条件。
参考《应急管理部等多部门关于加强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通知 (应急〔2022〕119号)》《互联网危险物品信息发布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