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27-4
中文名称
alpha-氯乙酰苯
英文名称
2-Chloroacetophenone
CAS
532-27-4
EINECS 编号
208-531-1
分子式
C8H7ClO
MDL 编号
MFCD00000933
分子量
154.59
MOL 文件
532-27-4.mol
更新日期
2025/10/27 09:00:49
532-27-4 结构式
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
2-氯乙酰苯alpha-氯代苯乙酮
alpha-氯乙酰苯
苯基氯甲基甲酮
氯苯乙酮
氯乙酰苯
2-氯苯乙酮
α-氯代苯乙酮
ω-氯代苯乙酮
苯酰甲基氯
氯代乙酰苯
Α-氯苯乙酮
ALPHA-氯代丙酰氯
2-氯苯乙酮,99%
氯化苯乙酮
ALPHA-氯苯乙酮
Α-氯乙酰苯
Α-氯代苯乙酮
英文别名
2-CHLORO-1-PHENYLETHANONE2-CHLOROACETOPHENONE
A-CHLOROACETOPHENONE
ALPHA-CHLOROACETOPHENONE
a-phenacyl chloride
BETA-CHLOROACETOPHENONE
Chloromethyl phenylketone
OMEGA-CHLOROACETOPHENONE
PHENACYLCHLORID
PHENACYL CHLORIDE
W-CHLOROACETOPHENONE
"teargas"[qr]
1-Chloroacetophenone
1-chloroacetophenone[qr]
2-Chloro-1-oxoethyl)benzene
2-chloro-1-phenyl-ethanon
2-chloro-1-phenylethanone[qr]
2-chloro-acetophenon
Acetophenone, 2-chloro-
acetophenone,2-chloro-
所属类别
化学试剂:芳香酮物理化学性质
外观性质白色或浅黄色结晶,具有催泪性。
外观性状白色或浅黄色结晶。熔点54℃(56.5℃),沸点244-245℃,139-141℃(1.86kPa),相对密度1.324(15/4℃)。溶于乙醚、乙醇、苯、氯仿等,不溶于水。能随水蒸气蒸馏。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丙酮、苯、二硫化碳。
熔点54-56 °C(lit.)
沸点244-245 °C(lit.)
密度1.324 g/mL at 25 °C(lit.)
蒸气压4 at 20 °C, 14 at 30 °C (quoted, Verschueren, 1983)
折射率1.5438
闪点118°C
溶解度Soluble in acetone (Weast, 1986). Freely soluble in alcohol, benzene, and ether (Windholz et al.,
1983)
形态无色结晶
水溶解性insoluble. <0.1 g/100 mL at 19 ºC
敏感性湿气敏感
Merck14,2115
BRN507950
暴露限值NIOSH REL: TWA 0.3 mg/m3 (0.05 ppm), IDLH 15 mg/m3; OSHA PEL: TWA
0.05 ppm (0.3 mg/m3); ACGIH TLV: TWA 0.05 ppm (adopted).
稳定性暴露于空气或水中可能分解。与碱、胺、醇不相容。
InChIKeyIMACFCSSMIZSPP-UHFFFAOYSA-N
LogP1.724 (est)
NIST化学物质信息Ethanone, 2-chloro-1-phenyl-(532-27-4)
安全数据
制备方法
方法一
1.由苯乙酮氯化而得:将苯乙酮加入反应锅,通入氯气,在60-70℃下反应,通氯后升温至80℃,减压蒸去低沸物。冷至5℃以下,静置48h,析出结晶。过滤得氯代苯乙酮。收率70%。2.由氯乙酰氯与苯反应:将二氯亚砜加入氯乙酸中,搅拌回流3h,蒸馏出粗品,将其与二硫化碳混合,慢慢加入苯、无水三氯化铝和二硫化碳的混合液中,温度不超过50℃,一般保持在30℃以下,加完后加热回流3h,静置,倒入冰水及稀盐酸溶液,过滤吹干,用稀乙醇重结晶两次,所得产物减压蒸馏即得成品。532-27-4(安全特性,毒性,储运)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氧化剂、食品添加剂分开存放刺激数据
皮肤- 兔子 5 毫克/ 24小时 轻度; 眼- 兔子 3 毫克 重度毒性分级
高毒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LD50: 50 毫克/ 公斤; 口服- 小鼠 LD50: 139 毫克/ 公斤可燃性危险特性
明火可燃; 高热分解有毒氯化物气体; 与水反应产生有毒及腐蚀性气体类别
有毒物品灭火剂
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砂土职业标准
TWA 0.3 毫克/ 立方米; STEL 0.9 毫克/立方米常见问题列表
简介
alpha-氯乙酰苯是一种有机中间体,可用于合成艾托莫德。艾托莫德及其盐酸盐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研发的新型S1P1受体的免疫抑制剂,是治疗银屑病新型药物,从前期取得的实验数据来看,该化合物具有很好的药理活性,将可能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制备
将20g苯溶于二氯甲烷(200mL)
溶液中,置于三口瓶中外温冷却搅拌下将22.4mL氯乙酰氯溶于二氯甲烷(50mL)中,缓慢滴入三颈瓶中。保持低温,将40.96g无水氯化铝分三批次加入到反应瓶中(第一次加入13.66g,第二次加入13.65g,第三次加入13.65g)。1
小时后反应基本完成,将反应液倒入300mL盐酸-冰水混合物中搅拌半小时至反应成浅黄绿色。二氯甲烷萃取分液(200mL×3),饱和食盐水洗涤(200mL×1),无水硫酸钠干燥,蒸除溶剂,得到化合物alpha-氯乙酰苯,产率为90.6%。操作步骤
1. 标准品的加样:设置标准品孔和样本孔,标准品孔各加不同浓度的标准品50μL。 2. 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待测样品孔。在酶标包被板上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 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100μl,空白孔除外。 4. 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60分钟。 5. 配液:将2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20倍稀释后备用。 6. 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重复5次,拍干。 7. 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50μl,再加入显色剂B50μ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15分钟。 8. 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9. 测定:以空白孔调零,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吸光度(OD值)。 测定应在加终止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检测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新型隐球菌抗原(CN)水平。用纯化的新型隐球菌抗原(CN)捕获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的微孔中依次加入新型隐球菌抗原(CN),再与HRP标记的检测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新型隐球菌抗原(CN)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新型隐球菌抗原(CN)含量。样本
1. 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出现沉淀,应再次离心。 2. 血浆:应根据标本的要求选择EDTA或柠檬酸钠作为抗凝剂,混合10-20分钟后,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该再次离心。 3. 尿液: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胸腹水、脑脊液参照实行。 4. 细胞培养上清:检测分泌性的成份时,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检测细胞内的成份时,用PBS(PH7.2-7.4)稀释细胞悬液,细胞浓度达到100万/ml左右。通过反复冻融,以使细胞破坏并放出细胞内成份。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 5. 组织标本:切割标本后,称取重量。加入一定量的PBS,PH7.4。用液氮迅速冷冻保存备用。标本融化后仍然保持2-8℃的温度。加入一定量的PBS(PH7.4),用手工或匀浆器将标本匀浆充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分装后一份待检测,其余冷冻备用。 6. 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7. 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用途
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组织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新型隐球菌抗原(CN)的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