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19-14-4
中文名称
苄达赖氨酸
英文名称
Bendazac L-lysine
CAS
81919-14-4
分子式
C22H28N4O5
分子量
428.48
MOL 文件
81919-14-4.mol
更新日期
2025/04/28 11:40:59

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
卞达赖氨酸苄达赖氨酸
苄达赖氨酸 UV
赖氨酸-((1-苄基-1H-吲唑-3-基)氧)乙酸
英文别名
D07503Bendalina (tn)
Bendazac Lysine
BENDAZAC L-LYSINE
BENDAZAC LYSINE UV
BENDAZAC LYSINE 2H2O
Bendazac lysine (ban)
BENDAZAC L-LYSINE SALT
L-Lysine-(1-benzyl-1H-indazol-3-yloxy)acetic acid
所属类别
生物化工:常见氨基酸及蛋白质类物理化学性质
熔点178-181 °C
储存条件Sealed in dry,2-8°C
形态Solid
颜色White to off-white
水溶解性Water : ≥ 100 mg/mL (233.38 mM)
LogP0.196
CAS 数据库81919-14-4
常见问题列表
白内障治疗药物
苄达赖氨酸(bendazac lysine ), 化学名为单[[(1-苄基-IH-吲哒唑-3-基)氧]乙酸]L-赖氨酸盐,是意大利Angelini公司研制的治疗白内障的药物,本品于20世纪80年代在意大利、阿根廷率先获准上市, 商品名Bendalina,之后相继在葡萄牙、西班牙、韩国等国上市,并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我国正式上市:苄达赖氨是一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不仅对糖性白内障有效, 还对多种类型的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可起到延缓白内障进展、改善和维持视力的作用, 其不良反应轻微, 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一种确实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白内障药物。【药理作用】本品是醛糖还原酶(AR)抑制剂,滴眼液能进入眼内组织和房水,并在晶体内浓集,对晶状体AR有抑制作用,抑制眼睛中AR的活性,达到预防或治疗白内障的目的。
【适应证】早期老年性白内障。
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我国目前有白内障患者500多万人,每年新增的白内障患者有40~120万人。尽管手术摘除混浊的晶体仍是治疗最有效的手段,但因昂贵的手术费用及手术风险等因素,难以解决与日俱增的白内障患者的需求。
目前,广泛使用的市售白内障药物分为西药和中药两类,西药包括: 1.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如卡他林( 卡他灵、卡林优、白内停) 、法可林、苄达赖氨酸等。2.抗氧化损伤药物,如谷胱甘肽、牛磺酸、阿司匹林等。3.营养代谢类药物,如维生素类、类胡萝卜素等; 而中药复方包括石斛夜光丸、杞菊地黄丸、石决明散等。

图1为苄达赖氨酸的结构式
注意事项
1.本品经冰箱冷藏(4℃左右)后使用可以降低刺激性的发生率和强度。 2.一过性刺激的发生率和强度与眼部的其他感染或炎症有关,建议眼部有感染或炎症的白内障患者在使用本品时,最好在医师指导下同时治疗上述眼疾。
3.眼外伤及严重感染时,暂不宜使用。
有关苄达赖氨酸的白内障治疗药物、注意事项、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是由Chemicalbook的东方编辑整理。
用法用量
滴眼,一日3次,每次1~2滴。不良反应
常见一过性灼烧感、流泪等反应,但能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而适应。极少可能有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泻、流泪、接触性皮炎等。禁忌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生物活性
Bendazac L-lysine在体内外对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具有保护作用,它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治疗关节和肌肉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