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性质、用途与生产工艺
生长抑素(somastotatin,SST)是一种生长抑制激素,最初由Brazen等1973年从动物下丘脑中发现,主要有14和28个氨基酸两种活性形式。它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以及胃肠道内,亦存在于大鼠和人的心脏中,在胃肠道粘膜内,生长抑素由D细胞所释放,其含量以胃窦和胃体部最高。生长抑素可抑制蛙皮素、α-脱氧葡萄糖等的分泌,降低肾素活性,产生降压效应;生长抑素对离体豚鼠心脏有负性肌力作用,在furosemide存在时它可以进一步降低其心脏指数和动脉血压;它可以通过调节消化道激素分泌,稳定细胞膜,对其起到保护作用。此外,生长抑素对全部胃肠道的分泌均有抑制作用。
奥曲肽(octreotide)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SST的类似物(SSTA),它保留了天然SST的功能氨基酸序列。研究发现,奥曲肽联合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可诱导血管生长抑制;奥曲肽可通过降低胃癌细胞VEGF表达而抑制胃癌的侵袭和转移;用奥曲肽治疗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疼痛、疲劳等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肝转移病灶稳定且无新病灶出现。
奥曲肽可抑制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胃肠道和胰腺内分泌激素的病理性分泌过;可选择性地减少门静脉及其侧枝循环血流量和压力;降低食管胃底静脉的压力;抑制胰高糖素的分泌和拮抗胰高糖素对内脏血管的扩张作用,而对全身血液动力学影响小;可抑制胆囊的排空,抑制胆囊收缩素,促胰液素的分泌,减少胰酶的损伤作用;对Oddi括约肌具有松弛作用,有利于胰液的排泄;可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和胃泌素的分泌,可改善胃粘膜血液供应;本品可抑制胃肠蠕动。用于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及胃底静脉破坏出血;应激性溃疡及消化性溃疡所致出血;预防和治疗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治疗胰瘘和胃肠道瘘管,以及其他突眼性甲状腺肿、肢端肥症、特发性假性肠梗阻。
生长抑素(SS)为环状 14 肽,它的第 3 位和第 14 位半胱氨酸以二硫键连接,是 SS 最主要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其结构为:H-A/ a-G/ a-cys-lys-Asn-P he-Trp。1978年 Hirschman 等认为该环中仅7位~10 位的4个氨基酸具有生物活性,其他 10 个氨基酸主要起维持这4个氨基酸适当结构的作用。在猪、绵羊、 大鼠、小鼠、牛等许多种属动物的脑、胰、胃肠道发现多种SS样的肽,首次报道 SS存在不同结构,并且这些肽多为大分子物质。1980年又提取到一种 28 肽( SS28),其结构包括完整的SS14 结构,但在 N-末端增加了14个氨基酸;在人单核细胞、树突细胞、骨髓以及其他淋巴组织还表达一种 SOM 样肽,称为Cor tistatin( CST)。
图1为注射用生长抑素
1.生长抑素(SS) 的分布:
(1)神经系统 SS 在神经系统中分布不均匀。研究估计,下丘脑SS占鼠脑内SS的28 %,大脑皮质占22 %,隔区和视前区占18%,丘脑占12%,脑干占11 %,中脑占7%。
(2)消化系统 胰腺:鼠胰腺 D 细胞中含有 SS。D 细胞与位于胰腺周边分泌糖原的A 细胞和胰岛中央分泌胰岛素的 B 细胞紧密接触,有直接向 A、B 细胞释放 SS 的旁分泌作用,同时A、B 及 D 细胞本身有SS 受体。
胃肠道:色谱分析表明,人体胃肠道 SS 90% 以上存在于上皮内分泌细胞中,这种上皮细胞也称为D细胞。其余SS则存在于肌层的神经组织内。胃、十二指肠中SS以 SS-14 为主,而胃肠道下段以 SS-28 居多。通过放射免疫法分 析测定,胃底和胃体含SS量占胃肠道组织的50 %,最高浓度在幽门区,其次为胃体、十二指肠等。胃肠道 D 细胞位于隐窝的深部,细胞表面有微绒毛伸入管壁,通过化学刺激调节SS的分泌。研究表明,胃肠道黏膜下丛和肠系膜丛还有内源性SS分泌神经元。
(3)其他器官 研究发现,SS 还存在于人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胎盘和肾脏、肾上腺髓质等部位。通过免疫反应发现蟾蜍的膀胱上皮和肾远曲小管、集合管也有 SS 的分布,同时在输卵管、胸腺、唾液腺、松果体也发现含 SS 的细胞。另有实验表明,鼠的胸腺中也有 SSRNA 表达。
2.生长抑素的受体类型及分布:
SS 的作用是通过膜上生长抑素受体(SSTR)介导。SSTR 通过G蛋白与腺苷酸环化酶( adenyl cyckase,A C)、钾离子通道、钙离子通道相偶联,作用于细胞内相应的效应系统 。后来研究还发现通过特异的SSTR,SS 还具有抑制细胞增生的作用。SSTR 结构上是完整的糖蛋白,人、鼠的SSTR亚型各有5种,即 SSTR1~SSTR5。其中SSTR2又存在 SSTR2A 与SSTR2B两中变异体,分别含有369 个和 356 个氨基酸残基。根据他们对配基亲和力的不同,又将 SSTR分为两类:一类为SSTR1 与SSTR4 ,另一类为 SSTR2、SSTR3、SSTR5。多数SS 靶组织可同时表达复合型 SSTR 亚型,如SSTR3、4、5 主要分布在脑组织中。此外,SST R3在胰腺、SSTR4 在肾上腺、SSTR5 在肺和胰腺也有分布;SSTR1-2 在脑组织、甲状腺、胃肠、肝、胰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另外,资料表明,人的所有主要淋巴器官包括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和肠道相关淋巴组织都有 SSTR分布。
生长抑素是人工合成的环状十四氨基酸肽,其与天然生长抑素在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上完全相同。生理性生长抑素主要存在于下丘脑和胃肠道。
通过静脉注射生长抑素可抑制生长激素、甲状腺刺激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并抑制胃酸的分泌。它还影响胃肠道的吸收及动力、内脏血液和营养功能。
生长抑素可抑制胃泌素和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从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以明显减少内脏器官的血流量,而又不引起体循环动脉血压的显著变化,因而在治疗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生长抑素可减少胰腺的内分泌和外分泌,用以预防和治疗胰腺外科手术后并发症。
生长抑素还可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有效地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以每小时75μg的速度静滴本品,在15分钟内达血药浓度高峰,为1250ng/L(健康人内源性生长抑素血浆浓度一般仅在 175ng/L以下),代谢清除率约为 1L/min,半衰期为2.7分钟。静注血浆半衰期为1.1~3分钟;肝脏病人,半衰期为1.2~4.8分钟;慢性肾衰病人,半衰期为 2.6~4.9分钟。本品在肝脏中通过肽链内切酶和氨基肽酶的作用被代谢,主要经肾脏排泄。
有关生长抑素的结构特征、分布、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适应症、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是由Chemicalbook的旭艳编辑整理。(2016-04-14)
1. 用于严重急性食道静脉曲张出血。
2. 用于严重急性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或并发急性糜烂性胃炎或出血性胃炎。
3. 用于急性胰腺炎及胰腺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4. 用于胰瘘、胆瘘和肠瘘的辅助治疗。
5. 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辅助治疗。
6. 用于肢端肥大症、胃泌素瘤、胰岛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的治疗。
静脉给药,通过慢速冲击注射(3~5分钟)250μg或以250μg/h的速度连续静脉滴注给药\(一般用药量为35μg/kg·h)。对于连续静脉滴注给药,须用本品3000μg配制能够使用12小时的药液(溶剂可为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
1. 严重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道静脉曲张出血):首先以250μg缓慢静脉注射(用1ml生理盐水配制)作为负荷量,而后立即以250μg/h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出血停止后(一般在12~24小时内),继续用药48~72小时,以防再次出血。通常的治疗时间是5日(120小时)。
2. 胰瘘、胆瘘、肠瘘的辅助治疗:持续静脉滴注250μg/h,直到瘘管闭合后(2~20天),闭合后继续用药1~3天,而后逐渐停药,以防反跳作用。这种治疗可以用作全胃肠外营养的辅助措施。
3. 急性胰腺炎:应尽早用药。静脉滴注250μg/h,连续用药72~120小时。为预防手术患者发生外周和手术后的胰腺炎,以及防止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或括约肌成形术所引起的胰腺并发症,应于术前2~3小时开始用药,连续静脉滴注250μg/h至手术后24小时。
4. 胰腺炎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手术开始时静脉滴注250μg/h,手术后持续5天。
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辅助治疗:以100~500μg/h的速度连续静脉滴注,作为胰岛素治疗(10U冲击后1~4.8U/h静脉滴注)的辅助措施。一般在3小时之内缓解酮症酸中毒,4小时内可以使血糖恢复正常。
可出现恶心、呕吐,较少见眩晕、面部潮红、腹痛、腹泻和血糖轻微变化。国外不良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腹部痉挛性疼痛;在患者静脉用药期间出现白细胞增多;罕见于输注本品时发生头痛的报道;在用药期间罕见出现心律失常,如室性期间收缩,正常人的血压和脉搏有短暂升高,但在高血压患者中,血压反而降低;在治疗期初期,可能引起短暂的血糖水平下降,有些非糖尿病患者用药时出现糖耐量异常,在Ⅰ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期间胰岛素需要下降,血糖控制改善。有发生危及生命的水潴留伴低钠血症的个案报道。皮肤有个案报道用药20小时后出现红皮病,停药后消失;尚有停药反应,如出现生长激素和其他激素反跳性的分泌过多,在肠外瘘的患者中一旦停药,漏出量会产生及跳效应。
1.本品可延长环己烯巴比妥导致的睡眠时间,而且加剧戊烯四唑的作用,所以不应与这类药物或产生同样作用的药物同时使用。
2.与戊四氮合用,可增强后者作用,不可合用。
3.本品对阿片类镇痛药有拮抗作用,二者可用,可能会降低吗啡的镇痛作用。
4.由于生长抑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尚未明确,所以建议应单独给药。
1. 由于本品抑制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在治疗初期会导致血糖水平短暂的下降。
2.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本品后,每隔3~4小时应测试一次血糖浓度,同时给药中尽可能避免用葡萄糖。必要的情况下应同时使用胰岛素。
3. 在连续给药过程中,应不间断地注入,换药间隔最好不超过3分钟。有可能时,可通过输液泵给药。
1.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类别
有毒物质
毒性分级
高毒
急性毒性
静脉-大鼠 LD50: 21 毫克/公斤; 静脉-小鼠 LD50: 33 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可燃; 火场分解有毒氮氧化物, 硫氧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低温通风干燥; 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灭火剂
水, 二氧化碳, 干粉, 砂土
生长抑素
上下游产品信息
上游原料
下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