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喃妥因的临床应用

2020/12/23 14:21:41

呋喃妥因是一种合成的抗菌药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由于口服后吸收快,血清中浓度低,而在尿中浓度高。因此,20世纪50年代早期用于治疗尿路感染。随着抗菌药物的不断开发上市,这个经典的治疗尿路感染的老药却被临床逐渐遗忘,取而代之的是广泛使用的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导致耐药菌株的不断上升。近年来国外重新调整了治疗急性非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一、二线药物,将呋喃妥因列为经验治疗的一线用药,使呋喃妥因在下尿路感染中的地位重新被确立。

抗菌活性和细菌耐药现状

呋喃妥因对临床分离采集的尿路感染患者尿标本的致病菌如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 64μgmL1[1] 。尤其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也敏感,但对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则不敏感。呋喃妥因的抗菌活性不受炎症分泌物及组织分解产物的影响,在酸性尿液中抗菌活性较强,碱性条件下抗菌活性减弱至约1/20,与甲氧苄啶联用可增强抗菌活性。

药动学

呋喃妥因口服迅速被肠道吸收,单剂量口服呋喃妥因100 mg后,其血液Cmax仅为1 μg·mL-1,tmax为1~2 h,由于迅速从尿中排泄,因此药物在血液和组织中浓度低,达不到有效的抑菌浓度,而尿中的浓度高,为32~200 μg·mL-1,并可持续4 h以上。因此,呋喃妥因主要适用于下尿路感染,而不适合用于复杂性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及全身感染。呋喃妥因血浆蛋白结合率为60%,药物主要经肾小球滤过排泄,约40%以原型经尿排出。近年来美国推荐使用呋喃妥因粗粒晶体单水合物替代普通呋喃妥因片,由于晶体的不同,生物利用度的不同,粗粒结晶在尿中分解缓慢,尿中峰浓度的时间较长,故疗效更优。

临床应用

国外已有多篇文献报道呋喃妥因与磷霉素氨基丁醇、SMZ/TMP、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等不同药物的随机、对照治疗急性非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疗效比较(表1);而国内缺乏这方面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2014年GRIGORYAN等发表了一篇综述,通过文献检索,纳入27项随机临床试验(6 463例)、6项系统评估和252 934例观察性研究对于门诊诊所就医的女性急性单纯性膀胱炎患者首先推荐呋喃妥因或磷霉素氨基丁醇、SMZ/TMP(后者需根据当地耐药率情况,在我国大肠埃希菌对SMZ/TMP耐药率超过50%,不适宜作为一线经验性用药)进行抗菌治疗。上述列举的几类抗菌药对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的循证证据推荐的等级和强度比较,呋喃妥因和磷霉素氨基丁醇为A-Ⅰ级,而氟喹诺酮类则为备选药,证据级别为B-Ⅲ级,β-内酰胺类列为A-Ⅲ级。

2010年美国感染病学会和欧洲微生物和感染病学会修改指南,都将呋喃妥因列为治疗急性非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一线药物。

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以及头痛、头晕、嗜睡和周围神经炎(仅在大剂量、长时间服药可能发生),停药后可恢复,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胸痛以及中性粒细胞减少。长期使用呋喃妥因治疗可引起间质性肺炎或肺纤维化,大多数发生在老年女性且用药超过1年或更长时间治疗的患者。因此长期用药患者应监测肺功能。

澳大利亚药物不良反应咨询委员会曾收到47份长期使用呋喃妥因患者经胸部X线检查、CT扫描、组织活检或尸检确定有间质性肺炎或肺纤维化的报告。故临床医师对于长期用药的患者,应观察注意是否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处理或停药。

其他个别报道出现肝炎、胆汁淤积性黄疸、肝损伤、胰腺炎。以往认为肾功能减退内生肌酐清除率<50 mL·min-1或肾小球滤过率(eGFR)<45 mL·min-1·(1.73 m2)-1患者禁忌使用,然而2015年英国药品与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修改呋喃妥因对肾功能减退患者的使用禁忌证,认为目前证据支持呋喃妥因短期治疗(3~7 d)可以应用于eGFR<45 mL·min-1·(1.73 m2)-1的患者[eGFR为30~44 mL·min-1·(1.73 m2)-1]。另外,对于呋喃类药物有过敏的患者以及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患者应用呋喃妥因可发生溶血性贫血,故不宜应用。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1171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呋喃妥因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