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人体吸收的钙---氨基酸螯合钙

2021/3/18 14:45:05

目前国内外,在线生产氨基酸螯合钙技术主要有:化学合成法、电解——半透膜法和离子交换法等。众所周知,无机钙和有机氨基酸相容性差,是困扰氨基酸螯合钙高效率合成的瓶颈。这种瓶颈导致钙与氨基酸的螯合度不够高,螯合配位键不够稳定。游离出来的钙使产品表现出较强的碱性,失去了人体吸收、利用的意义。

钙的吸收

人体吸收钙的生理过程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缺钙的关键是小肠分泌氨基酸钙不足,氨基酸是钙吸收的唯一载体,含钙食品或补剂在人体胃里经消化会分离出钙离子,人体小肠细胞能自动分泌出氨基酸,遇到从胃里来的钙离子,则发生螯合反应生成氨基酸钙,被小肠以分子形式整体吸收。然后钙离子在骨骼中快速沉积并能有序生长排列。

氨基酸螯合钙

不同于其他无机和有机盐补钙剂的补钙模式,依据人体吸收钙的真实生理过程,以氨基酸钙分子形式直接吸收,从根本上排除阴离子污染,真正实现了科学补钙, 与市场上的补钙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选择补钙的载体不同,市场上的补钙产品的载体没有生理活性,对身体无益。

氨基酸螯合钙是第三代补钙产品,它与前两代补钙剂(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的不同在于钙的吸收率高且不需要维生素D参与,避免了维生素D摄入过量的风险;同时它由氨基酸螯合而成,生物活性度高,人体利用率高。本品为纳米技术螯合钙避免了代钙(碳酸钙)易形成结石、造成便秘的风险,也解决了第二代钙(生物钙)吸收率不高、钙含量低的问题。

Calcium Chelate.jpg

与传统补钙制剂的差别

 1、钙制剂在体内环境中的溶解程度是钙吸收的步。

传统补钙制剂中的通病是在水溶液中溶解度低。作为一种补钙制剂,单一标榜其含钙量多少,是没有意义的,即使自称为“高钙片”。只有溶解于水的那部分钙才有资格谈及人体吸收利用率。而氨基酸螯合钙100%溶于水,溶解度为食用碳酸钙的400倍。

 2、大部分钙的吸收利用率都在30%左右的原因。

传统钙源在人体消化吸收过程中,即便溶解于水中电离出的那部分钙离子,在胃中与人体摄入的植物中的植酸、草酸、脂肪酸等酸性物质重新形成不溶性盐,并随粪便排除体外;在小肠环境中,这些钙离子与小肠碱性环境中的OHˉ结合,在肠粘膜外形成一层粘糊装的物质,不仅妨碍了钙的吸收,同时也影响了其它微量元素乃至营养物质的吸收,这也是传统补钙制剂单次过多服用导致腹泻的原因。在胃的酸性及小肠的碱性环境中,溶解的钙离子近2/3又被破坏掉,这就是大部分钙的吸收利用率都在30%左右的原因。

3、传统补钙制剂需要维生素D3才能使钙与转钙蛋白中的氨基酸螯合,D3的缺乏和螯合物质出现时机不同步更导致传统补钙制剂吸收率低下。

离子钙在胃排空进入小肠时,由于小肠粘膜细胞是脂质双分子,使离子钙无法渗透穿过。它必须以一种能运载钙离子由膜外穿透进入膜内的特殊蛋白质实施这种过渡。至于载钙蛋白的产生则由外界摄入的无活性VD,而且是在体内经肝,肾二次代谢后产生的一种具有活性更强的VD。换言之,任何离子钙必须由 VD参与,这样才能被小肠吸收。而任何有肝缺损的患者或因年老体弱均会影响VD代谢功能而导致钙吸收障碍。

另外,人体小肠中游离钙离子的配位键,与小肠细胞中转钙蛋白中的氨基酸配位体在维生素D3的作用下相结合,形成可溶性的螯合物才能被小肠粘膜细胞充分吸收。在消化道中钙与蛋白质酶解而来的氨基酸必须同时出现,它们才有形成螯合物的机会,但遗憾的是氨基酸在消化道中出现的时机、数量及种类与钙离子同时出现的概率并不高,也导致吸收率低下。

氨基酸螯合钙的优势

氨基酸纳米螯合钙的分子量极小,具有100%的水溶性。与人体自然形成的钙氨基酸螯合物同样呈中性和左旋结构,稳定常数适中,进入人体后不会受到酸性物质干扰,能迅速和全面地穿透细胞膜,被肠道粘膜细胞吸收;能在人体血液中反复循环并长时间停留,在血钙浓度低时分解成钙离子被充分利用。正因如此,氨基酸螯合钙成功地解决了钙吸收的问题,成为人体补钙的革命性成果,螯合钙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补钙的最新时尚选品。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2160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氨基酸螯合钙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