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甲硫基-4-嘧啶酮的合成路线比较

2025/11/7 9:21:09 作者:钟毓

2-甲硫基-4-嘧啶酮(CAS:5751-20-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在医药、农业和化工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一、基本化学特性

2-甲硫基-4-嘧啶酮是一种白色至类白色固体,分子式:C₅H₆N₂OS,分子量:142.18。分子中的甲硫基(-SCH₃)提供了亲核位点,可参与多种有机反应,包括:亲核取代反应:甲硫基上的硫原子可作为亲核中心,与卤代烃等亲电试剂发生取代反应[1];脱羧反应:在催化剂(如吡啶)和加热条件下,可发生脱羧反应,生成相应的嘧啶酮结构[2];卤代反应:可与硫酰氯(SOCl₂)反应生成2-甲硫基-4-氯嘧啶,为后续合成提供基础结构[2];缩合反应:与胺类物质可发生缩合反应,形成更复杂的杂环结构[1]

2-甲硫基-4-嘧啶酮

二、合成路线分析

2-甲硫基-4-嘧啶酮主要有两种制备路线,各具特点:

路线A(传统路线):

将2-硫脲嘧啶与氢氧化钠水溶液混合,冰浴降温至10℃以下,缓慢滴加硫酸二甲酯,室温下继续搅拌反应,冷却后过滤、洗涤、干燥。

优势:反应条件相对简单,易于操作。原料2-硫脲嘧啶和硫酸二甲酯较为常见,收率可达83.5%

劣势:硫酸二甲酯为剧毒试剂,操作风险高,废弃物处理复杂,环保成本高。副产物主要为硫酸钠,难以回收利用

路线B(武汉工程大学专利路线)[3]

S-甲基异硫脲硫酸盐与乙氧基甲叉丙二酸二乙酯在乙醇-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后,与盐酸反应制备中间体,中间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水解,再与盐酸反应制备4-羟基-2-(甲硫基)嘧啶-5-羧酸,催化剂加热脱羧生成目标产物。

优势:避免使用昂贵的碘甲烷,原料成本低。以吡啶作为碱性催化剂脱羧效果显著,反应步骤简单,后处理方便,适合工业化生产,污染较小,环保性较好。

劣势:反应条件较为苛刻,需要精确控制,原料价格虽然较低,但总量需求大时成本仍不可忽视。收率数据未明确,但专利中强调"收率高"。

制备方法选择建议:对于小规模实验室制备,路线A更为便捷,但需注意安全防护;对于工业化生产,路线B更具优势,原料成本低且环保性好;两种路线均可获得高纯度产品,但路线B更适合长期稳定的生产需求。

参考文献

[1]Li, St., Chen, Jq., Feng, Cl. et al. A new route for the synthesis of Palbociclib.Chem.Pap.73, 3043-3051 (2019).

[2]Matthew L. Maddess,* Rhiannon Carter. SNAr Reactions of 2-Methylthio-4-pyrimidinones in Pivalic Acid: Access to Functionalized Pyrimidinones and Pyrimidines.Synthesis,44,1109-1118 (2012).

[3]肖燕华,刘彤等.一种2-甲硫基-4-嘧啶酮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P] CN 114933567 A 2022.04.29.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文章中涉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阅读量:41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2-甲硫基-4-嘧啶酮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